
圖為工人們展示摘下的枳殼。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12月28日電(陶玉蓮 印茜 劉莉)“老楊,修枝要輕,密的枝椏要剪掉,這樣的稀疏程度剛剛好。”近日,在重慶市潼南區小渡鎮峽石社區的枳殼種植基地裏,重慶潼溪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邱碧志正在指導前來幫工剪枝的村民。
枳殼樹綠油油連成片,工人們剪枝修椏,摘下枳殼、裝車……基地裏一派繁忙景象。
2015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懷揣着對土地的感情,邱碧志的重慶潼溪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峽石社區落戶,以社區為核心,通過流轉1476畝連片山地,新建千余平方廠房,打通中藥材枳殼的種植全産業鏈。
“我們峽石社區的枳殼是難得的上品,抗氧化、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功效上佳……”説起枳殼的功效,邱碧志停不下來,一點點地細數着自家基地的枳殼優點。
近年來,枳殼頗受市場歡迎,優質枳殼的收益年年攀升,每畝收入達到了3000元,加工成優質中藥材後每斤能賣到16元。據介紹,普通的枳殼只能賣到2.5元一斤,而經過加工後的枳殼,除卻生産成本,每畝純利潤可達到5000元。
邱碧志&&,為迅速壯大枳殼産業,這幾年,他們一直致力於種植加工優質枳殼,通過技術改良,帶動峽石社區附近村民擴大種植規模,形成了中藥材枳實與枳殼采收及初加工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中藥材基地。

圖為工人將枳殼裝車。新華網發
“我把土地流轉給邱老闆了,每年不僅有收入,每天還能來幫工,一天至少也能有70元,隔家近,還能賺錢,日子是越過越有滋味兒。”峽石社區村民陳友國説。
社區有許多像陳友國一樣上有老、下有小的村民,因為難以離家外出務工,重慶潼溪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入駐,解決了附近村民的就業難題。
“每天平均有四十位村民在基地幫工,負責除草、掏施肥溝、剪枝等工作,高峰時期需要雇傭百餘人。我們也希望讓村民們能夠在家門口就把活兒幹了,把錢賺了。”邱碧志説。
村民譚時桂説,這枳殼樹就是村裏的搖錢樹,那一顆顆果實就是大家的致富果。他在基地工作一年了,希望能夠通過在基地裏幹活,學習枳殼種植技術,回頭自己也加入種植枳殼的隊伍,讓腰包鼓起來。
“苦藥材”種出了“甜日子”,漫山遍野的枳殼為村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着”的經濟效益,伴隨着小渡鎮高度重視枳殼産業的發展,企業積極探索特色産業發展新路子,未來,枳殼這味“苦藥材”將帶動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圖為工人將枳殼裝車。新華網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