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2/ 28 10:34:05
來源:光明日報

一堂生動有用的大思政課怎麼講

字體:

南昌市二十八中灣裏實驗學校,學生在思政課上學習黨史知識。

一支英雄槍與一堂思政課。上海中學師生在思政課堂上交流觀摩革命文物的感想。新華社發

一支英雄槍與一堂思政課。上海中學師生在思政課堂上交流觀摩革命文物的感想。新華社發

  2016年12月7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五年來,各地各校不斷改進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指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

  記者調研發現,近年來,隨著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斷改革創新,思政課的內涵和外延都有了顯著變化——課堂更大了、講授隊伍更大了、取材范圍也更大了。

  一堂堂大思政課,開到了指尖屏上,開到了田間地頭,有聲有色、有知有味,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

  1 拓展時空,思政課走進社會大天地

  金秋九月,青藏高原大地流金。正是青稞成熟的季節。西藏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的40多名師生來到市南郊甲措雄鄉斯馬村。這裏,有一片他們自己耕種的土地。

  “孩子們,你們看,這是一株怎樣的青稞?”走在田裏,益西措姆老師帶領同學們清點一株青稞大約可結多少粒果實;藏文澤吉老師介紹起了日喀則種植青稞的歷史與文化;格桑玉珍老師引導學生明白每一項成就,都是勞動人民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取得的。

  伴著陽光下的青稞香,孩子們度過了“金色”的一天。“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新西藏”的道理扎扎實實刻在了孩子心中。

  這是以大地為紙、實踐為筆、能行走的思政課。它摒棄了言之無物的空洞説教,以喜聞樂見、更具親和力的形式,讓艱深理論落到學子身邊、心間。

  “傳統的思政課堂,有規定的時間、指定的教室、固定的桌椅、既定的教案以及確定的答案,這種‘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思政課,極易陷入空洞説教和機械灌輸,具有難以避免的狹隘性和局限性。”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馮秀軍説:“讓思政課堂走入社會大天地,是善用大思政課的重要途徑和方式。”

  記者調研發現,近年來,各地各校紛紛抓有效載體、關鍵群體,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概括起來,主要有三方面舉措:

  一是向新走,利用的是新媒體新技術,抓住的是青年學子“網絡原住民”的代際特點。佩戴VR眼鏡,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南湖革命紀念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遵義會議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等紅色場館“走起”,同學們有何新的發現?在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開設的“中國共産黨精神譜係概論”選修課上,一套包含VR眼鏡、雲資源、全景相機的“思政VR”教學産品構建起“紅色場館我來學、我來講、我來建”三位一體的VR實踐教學體係。

  二是向內挖,挖掘的是身邊人身邊事,激活的是青年學子的親身體驗、感同身受。河南省教育廳創新開展“百年黨史青年説”百校大學生講黨史大賽活動,徵集119所高校712件作品,內容涵蓋黨的革命史、發展史以及新時代黨員的先進事跡等,特別是發生在河南省的馬克思主義傳播史、愛國主義運動史、抗日流亡辦學史等,用“身邊的黨史”讓學生看到鐫刻在中原大地上的黨史印記。

  三是向外去,依靠的是協同力量,去往的是能錘鍊青年學子意志的社會大天地。上海構建校際聯動、區校聯動、校社聯動、校企聯動等四個協同育人機制,全市2000多家社會場館成為“實踐課堂”,還正在推進校外教育的地方立法。

   1 2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865121150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