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成渝地區協同創新亮點多 重慶發布四項智庫成果

  新華網重慶12月30日電(韓夢霖)12月29日,“2021年度重慶市區域與行業科技競爭力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創新指數成果發布會”在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召開。作為對市委市政府以及區縣政府制定科技創新政策和科技發展戰略提供的重要參考,會上,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課題組負責人分別發布了《2021年度重慶市區縣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2021年度重慶市行業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創新指數》及《2021年度重慶市渝北區企業創新能力十強榜單》四項智庫成果。

  《2021年度重慶市區縣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顯示,2020年全市排名前3位的區縣依次是渝北區、沙坪壩區、江北區。主城都市區排名前5位的區縣依次為渝北區、沙坪壩區、江北區、北碚區、九龍坡區;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排名前3位的區縣分別為萬州區、忠縣、墊江縣。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排名前3位的區縣分別為石柱縣、黔江區、秀山縣。

  《2021年度重慶市行業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顯示,2020年重慶市八大重點行業中汽車(含新能源及智能汽車)行業仍是領頭羊,行業科技競爭力居全國第4位,與2019年持平,是重點行業排名中最高的。電子資訊行業的科技競爭力在全國處于第5位,相較于2019年上升1位。化工和裝備制造行業的科技競爭力水準在全國均處于第6位,相較于2019年分別上升2位和1位。材料和消費品行業的科技競爭力水準在全國均處于第7位。其中,材料行業相較于2019年上升2位。生物醫藥行業的科技競爭力水準在全國處于第8位,相較于2019年上升1位。

  《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創新指數評價報告》顯示,成渝地區協同創新水準快速提升,協同創新總指數增長9.5%。其中,資源集聚指數增長7.5%,創新合作指數增長17.0%,成果共用指數增長8.5%,産業聯動指數增長14.0%,環境支撐指數增長11.0%。

  從報告可以看出,成渝地區協同創新表現出了不少亮點:研發投入快速增長,2016—2020年增速83.2%、高于全國平均增速27.6個百分點;創新人才不斷集聚,2016-2020年,成渝地區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當量增長53.4%,高于全國平均增速22.1個百分點;成渝地區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合作不斷深化,2016-2020年,成渝地區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投入增長89.8%;産業聯動加速,2017-2020年,成渝地區國家級新區生産總值增長46.2%,國家級高新區企業工業總産值增長33.2%,均高于全國平均增速;環境支撐更加有力,成渝地區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16-2020年,成渝地區高速公路和鐵路密度增長38.6%,高于全國平均增速26.6個百分點。

編輯: 張青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8215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