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國際航空樞紐如何建?重慶市發展改革委解讀

  新華網重慶12月20日電(王龍博)重慶市日前印發《重慶市民航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明確提出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競爭力的國際航空樞紐,助推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近日對《規劃》進行了解讀。

  《規劃》指出,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升級為全國綜合交通網絡“四極”之一和建設成渝世界級機場群為契機,將民航業打造成為重慶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源,到2025年,新增布局重慶新機場,研究萬盛、城口、石柱、開州、秀山等支線或通用機場布點,國內客運通航點達到185個,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到115條,總體客貨運輸保障能力達到8000萬人次和120萬噸,形成“覆蓋廣泛、結構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通達”的“干支通、全網連”現代化機場體系。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規劃》還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重點任務,包括完善航空體系建設、促進航空産業發展、深化民航協同發展等。

  完善航空體系建設將包括加強江北機場與重慶新機場“一市雙核”間的交通聯通協同,推進鐵路樞紐東環線機場支線、軌道交通15號線建設,開展軌道交通26號線、沿江高鐵引入江北機場的前期研究;要建成投用江北機場T3B和第四跑道,提升國際航空樞紐競爭力等。深化民航協同發展將包括推進重慶和新加坡航空公交化運行,支持新加坡航空公司與國內航空公司合資在重慶設立基地公司,推動中新航空産業雙向合作等。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十四五”期間,重慶與四川合力打造的世界級機場群,將成為國內繼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之後的第四個機場群,有力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全國綜合交通網絡中“四極”之一,並推動重慶建設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進一步加強重慶與全球主要經濟體的互聯互通,對引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提升重慶在全球供應鏈産業鏈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