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市民為何對跑馬如此熱衷

  南濱路上,2021重慶長嘉匯半程馬拉松比賽現場。(資料圖片)記者 盧越 攝/視覺重慶

  “21.0975公里,半馬目標達成。”12月10日,在嘉陵江濱江路完成半程馬拉松後,市民劉派通過“數字心動”App把自己的成績上傳到相應頁面,完成了2021長江三峽馬拉松線上賽。

  重慶日報記者採訪後發現,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長江三峽馬拉松、重慶女子半程馬拉松、重慶馬拉松等多項馬拉松賽事取消,但卻沒能阻擋市民跑馬的熱情。他們不僅積極參加線上馬拉松賽,還通過舉行多種與跑步相關的活動,釋放對奔跑的熱情。

  重慶市民為何喜歡跑馬?我們又應如何對市民進行引導,讓他們能科學跑馬?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線上賽受到市民追捧

  “目前已經有6萬多人參與線上賽,遠遠高於我們的預期。”12月11日上午,2021長江三峽馬拉松線上賽組委會工作人員張丹説。

  作為重慶第二個全程馬拉松賽事,2021長江三峽馬拉松原定於12月5日在忠縣舉行。受疫情的影響,該賽事不得不在12月2日按下了暫停鍵,並於3日開啟了線上賽報名。張丹説:“線上賽共分為全程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馬拉松(21.0975公里)、和永‘5’止境5000米3個組別。報名系統推出當天,就有2萬多名市民報名。如今已有6萬多人參與其中,超過一半的參賽跑者已完成線上賽打卡。”

  家住渝中區的市民王雅鑫在6日完成了線上賽。他説:“我曾參加過3次長江三峽馬拉松,很享受奔跑在忠縣濱江路上的感覺。如今,這項賽事雖然不能舉行,但我依然希望通過參加線上賽的方式,表明我對它的支持。”

  除了長江三峽馬拉松外,重慶市民對重馬同樣表現出十足的熱情。根據重馬組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從10月30日重慶馬拉松宣布延期到12月7日重馬正式宣布取消的這段時間裏,僅有數十名重慶本土跑者宣布退賽,更多的重慶跑者選擇了堅守。更讓人感動的是,這些跑者還在延遲公告的評論區裏寫下諸如“重馬加油”“重馬,我等你”等溫馨的話語,表達對這項賽事的支持。

  在11月14日,這個重馬原定開跑的日子,有近14萬名跑友參加了重馬線上賽,不少市民的朋友圈被他們的跑步記錄刷屏。“跑步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馬拉松。即使之後沒有馬拉松比賽,我也會一直跑下去。”市民劉童&&。

  記者在採訪時還發現,雖然多個馬拉松賽事轉為線上,但我市的各大跑團依然相當活躍。比如ARG跑團就組織了一場內部馬拉松賽,慶祝跑團成立8周年。而渝跑團、行風跑團等跑團則通過組織清山活動、輕越野等活動的方式,讓跑友釋放對奔跑的熱愛。

  跑步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為何重慶市民對跑步會如此熱衷呢?

  “跑步讓我身體更健康了。”在重慶跑圈頗有名氣的跑友陳建雲坦言。在開始跑步之前,陳建雲被診斷出患有脂肪肝等多種慢性疾病。為了更好地鍛煉身體,他在朋友的建議下,開始了每天打卡跑步的生活。“經過半年的堅持,我不僅身體指標恢復了正常,還瘦了10多斤。更重要的是,通過跑步,能讓我短暫忘卻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壓力,跑馬真正改變了我的人生。”

  社交媒體的興起,也是助推跑馬熱潮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些跑步App的流行,讓跑步成了一種可以分享的社交方式,跑者通過這些社交軟體,不僅可以看到自己的跑步成果,督促自己堅持打卡,還能向朋友傳遞一個時尚、陽光的自我形象,贏得朋友們的點讚。”38歲的重慶跑友諶琳説。

  此外,重慶美麗的風景,無疑是吸引市民動起來的重要元素。“不同於其他城市,在重慶跑步真的可以説是一步一景,與其説在跑步,不如説是在看風景。在南濱路跑步,能領略兩江四岸的美景;在巫山跑步,則能欣賞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色……面對這樣的美景,你又有什麼理由不動起來呢?”市民劉相慧笑稱。

  在重慶市體育局副局長張欣看來,重慶市民的“跑馬熱”還離不開諸多賽事的助力,“重慶馬拉松、重慶半程馬拉松、重慶女子半馬等賽事的舉辦不僅提升了重慶的城市影響力,還讓我市基本形成完備的馬拉松賽事體系,為廣大跑者提供了溝通交流的&&。”

  多種方式引導市民科學跑馬

  記者採訪時還發現,隨着跑馬熱潮的興起,如今的馬拉松已走過了野蠻生長階段,逐漸成長為一項獨特的綜合性産業。早在2018年1月,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11部委印發的《馬拉松運動産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全國馬拉松規模賽事或超過1900場,各類路跑賽事參賽人數將超過1000萬人次,馬拉松運動産業規模預計達到1200億元。

  如今,馬拉松賽事受到疫情影響,但不少業界人士認為,當疫情趨於平穩,馬拉松將成為體育産業下一個增長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重慶又應如何借力,進而對市民的跑馬熱情進行科學引導,讓其成為體育強市建設的重要助力呢?

  “要想讓市民實現科學跑馬,首先要讓市民對跑馬有科學的認識。”全民健身專家郭淳&&,雖然如今跑步的市民越來越多,但很多市民對馬拉松的認識仍有欠缺。與冰雪、越野等運動相比,跑步的入門門檻較低,但依然對市民的身體素質有較高的要求。我們除了可以利用各大社交&&宣傳跑馬知識外,還可邀請相關專家,通過定期舉行科學跑馬大講堂等活動,在各類運動場地植入科學健身規則等方式,讓市民加深對跑步的認識,實現科學健身、科學跑馬。

  “健康,是馬拉松運動的首要價值。要引導市民科學跑馬,未來重慶在舉辦各類馬拉松賽事時,必須保有一顆敬畏之心。”西南大學體育學院院長黃曉靈&&,未來賽事主辦方在舉行各類馬拉松賽事時,除了需按照《中國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辦賽指南》的要求,在比賽期間起終點以及沿線配備急救設備(包括AED等)和專業醫務人員外,還需科學規劃賽事路線,並做好應對極端天氣的預案,保證選手安全完賽。

編輯: 陳雨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56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