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2月10日電(陳雨)日前“加拿大一枝黃花”上熱搜,外來入侵物種引發廣泛關注。什麼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是怎麼入侵的,重慶有哪些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控?新華網專訪了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保護研究所所長陳桂芳,一起來聽專家怎麼説。
陳桂芳介紹,外來入侵物種是指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被引入到自然分佈區外,在自然分佈區外的自然、半自然生態系統或生境中建立種群,並對引入地的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破壞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生物。
中國幅員遼闊,跨越近50個緯度、5個氣候帶,世界各地的大多數外來物種都可以在我國找到合適的棲息地,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受外來入侵物種嚴重危害的國家之一。據生態環境部2020年發布的數據,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根據調查,目前重慶林業外來有害植物主要有紫莖澤蘭、空心蓮子草、鳳眼蓮、紅花酢漿草、加拿大一枝黃花、馬櫻丹。”陳桂芳説。
外來入侵物種怎麼來?陳桂芳認為,主要入侵方式包括無意引入、人為引入和自然傳播。無意引入主要包括隨交通工具帶入(如豚草),隨農産品的國際貿易帶入(如假高粱隨進口糧食夾帶傳入),隨動植物引種帶入(如毒麥隨進口種子傳入中國)等;人為引入主要包括作為蔬菜引進的尾穗莧,作為觀賞物種引進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巴西龜,作為藥用植物引進的洋金花,作為養殖品種引入的福壽螺、牛蛙等;自然傳播則是指通過自身繁殖擴散和風力、水流、動物等媒介進行的自然擴散,如通過自然擴散從東南亞進入我國的紫莖澤蘭等。
“外來入侵物種會造成經濟損失,其中直接經濟損失包括對農業、林業生産造成的危害,比如稻 水象甲、豚草、毒麥、假高粱等入侵到農田,造成農作物的減産、産品質量降低。另外,外來入侵物種還可能會摧毀當地生態系統,造成本地物種的喪生或滅絕,並最終導致生態系統的退化、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的喪失,比如薇甘菊入侵到廣東伶仃島,致使島上生態系統瀕臨崩潰。外來入侵物種還可能影響人類健康,有些植物的花粉是人類變態反應症的主要病原之一。”陳桂芳説。
雖然外來入侵物種危害很多,但是還是有一些物種受到“吃貨”的歡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龍蝦。每年在我國有大量小龍蝦被消耗在餐桌上,這讓一部分網友認為靠“吃貨”就能解決入侵生物。那麼,外來入侵物種的防控能靠“吃貨”解決嗎?對此,陳桂芳&&,不能!
“外來物種入侵的防控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涉及環保、衞生、動植物檢疫、海洋、草原、農業、林業等多個部門,不能迷信外來入侵物種可以靠‘吃貨’解決。只有多管齊下、全方位‘圍堵’,才能讓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插翅難飛。”陳桂芳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