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照亮了下莊天路。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12月9日電(曹妤)秦巴山區腹地,由於喀斯特地貌形成巨大的“天坑”,整個村子被“鎖”在其中,與世隔絕,這裡是下莊。
12月的山城寒意襲人,海拔較高的巫山縣氣溫更低幾度。在竹賢鄉下莊村,楊元鼎的“三合院”農家樂裏,熱氣騰騰的農家菜已經飄出香味,大廳裏,兩桌游客正在等着上菜。
楊元鼎做夢也沒想到,窮了大半輩子,能在花甲之年享上清福。因為就在十多年前,家裏還因為地勢偏遠通不上電,一到晚上就黑燈瞎火,煤油燈看東西,外出就打手電......
2004年,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帶領村民花了7年時間鑿出的“天路”終於通了,下莊村祖祖輩輩與世隔絕的命運被徹底改變。與此同時,電力的一束光也照進了這個小山村。
2006年,下莊村實施“戶戶通電”工程,共投資60余萬元,10千伏網絡正式併入國網重慶電力公司電網,從此,下莊村亮起來了。
“一盞盞電燈就像小葫蘆,用線一拉開關,屋裏亮亮堂堂,比過年還高興。”回憶自己家裏通電時的情景,楊元鼎記憶猶新。
路暢了,電通了。村民相繼蓋上了新房,家家戶戶用上了以前從未用過的電磁爐,洗衣機,電冰箱,電腦......
下莊村有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如今,村裏的基礎設施也有了,毛相林又琢磨起讓村裏的貧困戶開辦農家樂吃上旅游飯。
楊元鼎就是受益人之一,2019年,他與楊亨雙、袁堂清一起,合建了一棟馬蹄形三層小樓,取名“三合院”。
沿着8公里的絕壁“天路”,無數游客慕名而來感受下莊精神,如今,這個村裏最漂亮的農家樂成了游客“打卡”點,三戶村民的腰包也漸漸鼓起來,成了村裏的致富榜樣。
“一到春天,來下莊村賞花、摘果的游客多得很。每到周末基本上有10多桌的客人,還有些是從湖北、四川和其他省份趕來的,有時候不提前預約還忙不過來,現在一年收入能有十幾萬,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楊元鼎笑着説。
農網升級改造、安全用電宣傳、推廣低碳能源......幾十年來,從一盞電燈,到千家萬戶電氣化,電力賦能,下莊走上了鄉村振興的快車道。
下一步,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還將全力推進竹賢鄉農村電網升級改造,計劃投資1285萬元,改造10千伏線路及以下線路24.5公里,徹底解決因線路老化,線徑小,供電可靠性不強等問題,為下莊村鄉村旅游和特色産業發展提供堅強能源保障。

下莊村農網升級改造。新華網發

農家樂裏飄出陣陣農家菜香。新華網發

小朋友在自家的菜園裏玩耍嬉戲。新華網發

背靠大山絕壁,下莊村村民也過上了好日子。新華網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