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2月8日電(陳雨 楊薈琳 羅晶) “現在車庫清理出來了,我們停車方便多了,要不是小區黨支部出面協調,車庫遭佔用的問題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解決!”談到小區車庫重新“營業”,家住渝北區寶聖湖街道正能雅捨得居民黃先生豎起了大拇指。
寶聖湖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轄區內老舊小區多、矛盾多的現狀,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寶聖湖街道在前期調研分析、實地走訪條件成熟的小區的基礎上,與轄區各社區共同努力,陸續建立14個小區黨支部,配套多個活動陣地,着力推進小區黨支部引領基層治理工作。
隨着一個個“紅色引擎”入駐小區,一個個老舊小區也實現了“幸福變身”。
建立“三方聯席機制” 業主和物業實現雙贏
寶聖湖街道轄區農轉非安置房多、單體樓多、老舊小區多,居住人員構成複雜。長期以來,這些小區要麼沒有物業服務,要麼物業服務水平低,小區居民反映的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小區矛盾糾紛日益突出。
為了整治亂象,寶聖湖街道決定在轄區部分小區建立黨支部,而鶯歌小區就是其中之一。該小區在黨支部引領下,建立由小區黨支部、物業企業、業委會成員(或樓棟長)三方組成的小區共建聯席會,經過黨組織、物業和居民多次協商,並試點推出“齊心共建·綠滿翠蘋”品牌。
經過整治後,小區基礎設施明顯改變,物業履職到位,服務提升,公共收益公開,物業收費率達到90%以上。環境整治讓小區舊貌換新顏,居民調查滿意度明顯提升,實現了業主和物業企業雙贏的局面。
推行“三個書記接待” 為群眾辦實事
“先別着急,咱們有話好好説,把事情解決了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近日,在寶聖湖街道寶聖南路社區果園新村小區內,該小區黨支部書記一邊安撫居民情緒,一邊在本子上認真記錄。如今,類似的情景在寶聖湖街道的各個小區內時不時就會出現。
為了蒐集居民對街道的意見,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寶聖湖街道推行每週1次“支部書記接待日”,網格員參加,收集、解決、化解居民訴求和問題;每半月1次“社區書記接待日”,小區支部書記參加,收集需社區層面解決的問題;每月1次“民情書記接待日”,&&社區領導坐班,處理需街道及以上層面解決的問題。
通過“三個書記接待”機制,擴寬了民情民意反映渠道,化解了居民反映的問題。通過這一機制,公安家屬院門前化糞池權屬不清、責任不明、污水管網長期堵塞問題等32件矛盾糾紛得以化解。
為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堅強堡壘作用和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寶聖湖街道的各個小區黨支部着力在增強3支隊伍建設上下功夫,不斷夯實服務群眾基礎。在推進樓棟長隊伍建設中,該街道通過小區居民自薦、樓棟單元推薦、小區支部引薦的方式,公開推選産生樓棟長,成為政策宣傳、收集民意的抓手;在推進興趣活動隊伍建設中,各社區根據各個小區居民興趣愛好特徵,自願原則組建活動隊伍,促進居民精神文明建設;在志願者服務隊伍建設中,根據小區黨員特長、服務意願情況,組建鄰里義工隊、鄰里調解隊等志願者服務隊,結合小區實際開展志願服務。
“我們希望通過在小區裏建設黨支部這種形式,更加深入地走到居民中去,更多地了解他們急難愁盼的問題,從而更好地為他們辦實事解難題,增強小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該街道相關負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