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黨員幹部定點&& 柑橘園起死回生

  迎着冬日的暖陽,江津區石門鎮李家村,晚熟柑橘挂滿枝頭。

  “預計明年四月,這批果子就可以新鮮上市了。”12月5日,李家村黨委書記黃長秋告訴重慶日報記者。

  要不是定點&&該村黨組織的區、鎮黨員領導幹部幫助,這片750畝的柑橘園可能已經荒廢。黃長秋説:“前段時間,因為原來的果園老闆疏於管理、經營不善,果園雜草叢生,果樹病害蔓延,眼看就要倒閉。這片果園事關300多戶村民的土地租金以及務工收入,群眾的抱怨隨之出現。”

  黃長秋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村裏遇到的困難,被江津區、石門鎮定點&&該村的黨員領導幹部知道了。他們主動出謀劃策,帶隊四處尋找接盤的下家。

  經過多方打探、接觸,他們將一家有實力的公司引入村裏。新公司接手後,一邊派出三四十名技術人員到果園處理病蟲害、修枝、嫁接,一邊請村民除去果園裏的雜草。經過三四個月的精心管理,果園起死回生。黃長秋&&,原來這個果園年産量不過15萬公斤,引入新公司後,果園的年産量預計超過75萬公斤,村民將從中得到更多實惠。

  黨員幹部定點&&幫助鄉村發展産業的事例,江津區還有很多。

  為提升基層黨組織戰鬥力,江津區從去年開始組織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建立黨支部工作&&點,推動力量和資源下沉,規範支部建設,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目前,全區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建立黨支部工作&&點862個,在各領域和村(社區)實現全覆蓋。

  吳灘鎮郎家村,這裡是聶榮臻元帥的家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為幫助鎮、村做好文旅、産業等文章,&&該村黨組織的區領導主動為村裏出思路、想點子,爭取到全國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項目。

  該項目獲得400萬元中央資金支持,並整合資源,多方聯動,撬動5000多萬元資金投入。目前,郎家村黨群服務中心正在建設,景觀設計正加緊進行,産業也在陸續進入。

  “我們計劃通過兩年時間,把郎家村建設成為黨建工作示範村、紅色教育品牌村、集體經濟發達村、村級治理模範村、鄉村振興樣板村。”該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

  在先鋒鎮保坪村,這裡地勢開闊,一馬平川。為幫助這裡建設全國鄉村美麗宜居示範村,&&該村黨組織的區、鎮黨員領導幹部指導和支持村裏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通過重點改造殘垣斷壁、設計農家花園、建小橋流水微景觀等方式,對傳統村落進行風貌提升,營造濃濃的鄉愁。如今保坪村已獲得眾多殊榮,吸引大量人氣。

  江津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全區&&支部的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共幫助支部解決實際問題1700多個,把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得到群眾廣泛認可。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14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