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觀看“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由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和”與“合”貫穿中華歷史時空,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此次展覽是故宮與國博兩大文博機構首度聯手推出的特展,是體現“和合共生”精神的一次積極嘗試。本次展覽展期為三個月,至2023年1月3日閉幕。

圖為玉琮·故宮博物院藏。玉琮為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對於其意義有多種解釋,如象徵着天圓地方,為祭祀禮儀用器等等(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伏羲女媧圖 軸·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此圖彩繪人首蛇身的伏羲與女媧二人,蛇尾相交。上方中間繪太陽,下方繪月亮,四週的小圓圈象徵星辰,畫面表現了我國古代神話傳説中人類的始祖神,用簡單的線條匯出二人相偎依互視,形態生動(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金胎琺瑯人物圖執壺·故宮博物院藏。執壺以黃金制胎,葫蘆式。通體施藍色琺瑯地,飾掐絲纏枝蓮紋,多處鑲嵌珍珠和珊瑚(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銅鍍金仙鶴馱亭式錶·故宮博物院藏。 一隻回首眺望的曲頸仙鶴口銜靈芝站在紅絲絨木座上。仙鶴背馱二層仙閣,二針小表嵌於閣中間。鶴腹中安置音樂機械裝置,啟動時可演奏四支樂曲(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紫檀木邊座嵌琺瑯五倫圖屏風·故宮博物院藏。屏心以鏨胎琺瑯技法起線刻山水樹木花鳥紋,五扇分別飾鳳凰、仙鶴、鴛鴦、鹡鸰、鶯五種禽鳥圖案,分別表現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等五種封建倫理關係(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展出的部分玉器展品(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觀眾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觀眾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觀眾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
冬奧製冷技術將用於冷鏈存儲
北京冬奧會上率先使用的二氧化碳跨臨界製冷技術,將被用於冷鏈物流存儲領域,降低冷鏈存儲的碳排放。
-
官廳水庫一天集結2萬隻鳥 北京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眼下正是候鳥遷徙季節,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隊員們在官廳水庫持續開展監測。
-
跳水奧運冠軍林躍登上北京理工大學講堂
日前,跳水奧運冠軍林躍來到北京理工大學,作為特邀講師,和師生們分享自己的運動經歷,用“永不言棄和團隊精神”闡述自己對體育精神的理解。
-
北京印發水資源保障規劃 全面提升流域生態環境
北京市水務局印發《北京市水資源保障規劃(2020年—2035年)》,針對“節水城市、生態城市、韌性城市”建設提出具體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
-
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提示:留心促銷規則
建議消費者在下單前,認真閱讀各平台和商家的預售及促銷規定,詳細了解定金及尾款支付時間、退還條件以及優惠券使用條件、折扣範圍和期限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