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共生——兩大“文博”強強聯手共展文物珍藏
2022-11-10 08:39:43 來源: 新華網
圖集

  圖為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觀看“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由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和”與“合”貫穿中華歷史時空,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此次展覽是故宮與國博兩大文博機構首度聯手推出的特展,是體現“和合共生”精神的一次積極嘗試。本次展覽展期為三個月,至2023年1月3日閉幕。

  圖為玉琮·故宮博物院藏。玉琮為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對於其意義有多種解釋,如象徵着天圓地方,為祭祀禮儀用器等等(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伏羲女媧圖 軸·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此圖彩繪人首蛇身的伏羲與女媧二人,蛇尾相交。上方中間繪太陽,下方繪月亮,四週的小圓圈象徵星辰,畫面表現了我國古代神話傳説中人類的始祖神,用簡單的線條匯出二人相偎依互視,形態生動(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金胎琺瑯人物圖執壺·故宮博物院藏。執壺以黃金制胎,葫蘆式。通體施藍色琺瑯地,飾掐絲纏枝蓮紋,多處鑲嵌珍珠和珊瑚(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銅鍍金仙鶴馱亭式錶·故宮博物院藏。 一隻回首眺望的曲頸仙鶴口銜靈芝站在紅絲絨木座上。仙鶴背馱二層仙閣,二針小表嵌於閣中間。鶴腹中安置音樂機械裝置,啟動時可演奏四支樂曲(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紫檀木邊座嵌琺瑯五倫圖屏風·故宮博物院藏。屏心以鏨胎琺瑯技法起線刻山水樹木花鳥紋,五扇分別飾鳳凰、仙鶴、鴛鴦、鹡鸰、鶯五種禽鳥圖案,分別表現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等五種封建倫理關係(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展出的部分玉器展品(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觀眾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觀眾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圖為觀眾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11月8日攝)。新華網 畢尚宏攝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銀杏黃了
銀杏黃了
北京:周末的“愛心市集”
北京:周末的“愛心市集”
圓明園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圓明園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紅墻遇上黃葉
紅墻遇上黃葉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