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師,早!上!好!”上午9時,通州區宋莊鎮兒童成長驛站門口,坐在輪椅上的彤彤(化名)一臉燦爛。身患腦癱的她口齒有些不清楚,但仍一字一頓地把話説完,“我好想你呀!”彤彤迫不及待要參加的是正在這裡舉辦的夏日託管班,房間裏已有不少小夥伴在等着她。
這個暑假,北京春暉博愛公益基金會與通州區民政局社會福利院合作,為通州區西集鎮和宋莊鎮的20余名困境兒童開辦了免費的夏日託管班。彤彤口中的“姚老師”叫姚娟,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困境兒童”指的是因家庭經濟貧困、自身殘疾、缺乏有效監護等原因,面臨生存、發展和安全困境的兒童。姚娟介紹,在暑期前的入戶家訪中,社工們發現,“沒有能力輔導孩子作業”“孩子假期無處可去”等成為不少困境家庭的共同擔憂。“那就辦個託管班吧,既能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也能讓孩子們就近度過一個愉快的暑假。”姚娟一提議,同事們紛紛響應。最終,項目組決定在西集鎮和宋莊鎮各舉辦兩期託管班。
記者來到位於宋莊鎮兒童成長驛站的託管班,只見入口靠墻處白色書架上,除了整齊碼放的課外讀物,還有彩筆、膠水、毽子、桌游等活動器材。寬敞的房間一分為二:一半為學習區,一半為活動區;十幾個孩子正在學習區埋頭做著作業,三位老師輕聲做著輔導。“學習計劃都是孩子們自己制定的,制定計劃也是成長的一部分。”姚娟小聲告訴記者。
“姚老師,我作業做完了!”五年級的一鳴(化名)喜滋滋地向老師報告。面前這個笑得滿臉燦爛的小男孩兒,讓人很難與十幾天前還扭扭捏捏、不敢在人前説話的那個孩子&&在一起。一鳴的父母都是聽障人士,要與父母通過手語交流這件事,讓心思敏感的一鳴一度有些自卑。在一次集體活動中,老師邀請孩子們共同體驗特需人士的生活,會手語的一鳴充當了翻譯,對父母的共情、對手語的認同在活動中被充分激發了出來。自那以後,一鳴開始變了,他不再以會手語為恥,課餘時間還會主動教自己的夥伴們手語歌曲。
在託管班,學習並不是全部。為了讓孩子們學好、玩好,工作人員沒少下功夫。他們多次集體備課,為託管期的每一天都設置了不同的主題。翻開課表,體育鍛煉、非遺體驗、科學探索等將託管時段填得滿滿當當。“孩子們的成長和變化是最讓我們欣喜的事情。”姚娟説,未來,夏日託管班的小集體還將以不同形式相聚,繼續溫暖孩子們的人生。(記者牛偉坤)
(原標題:困境兒童“夏日託管班”辦得好解決家長後顧之憂 讓孩子過一個愉快暑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