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需要一些“巧心思”
2022-05-25 09:13:39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5月23日,北京市召開第343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要求居家辦公人員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報備,根據社區防控需要,可就地轉為志願者。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正在關鍵時刻,社區防控至關重要,社區工作人員的任務極其繁重,居民就地轉為志願者,補充到防疫一線,可謂雪中送炭,其中在職黨員、年輕人更是中堅力量。

  近日,本報記者下沉海澱區北太平莊街道志強北園小區這一管控小區,參與志願服務工作,通過實際體驗和現場採訪,梳理出一份《志願者攻略》,包括志願者的準備工作、注意事項、安全提醒等各方面,希望能夠為新加入志願服務隊伍的讀者提供幫助。

  身份證資訊核對確認無誤後,志願者做出放行手勢。

  先發採樣試劑管再錄入身份證資訊,以免發放環節遺漏。

  志願者將居民家屬送來的物資接進管控區。

  攻略一

  志願者上崗前要做足功課

  5月22日,海澱區北太平莊街道志強北園小區迎來“解封”。管控期間,在這裏堅守的不僅有16名社區基層工作人員,還有24名社區志願者,他們都是小區的在職黨員和熱心的年輕人。“他們和社區基層工作者同甘共苦,我衷心地感謝他們每一個人。”志強北園社區黨委專職副書記張碩梳理著電腦裏的一份清單,這是社區管控期間志願者的排班表,每天的排班內容雖然只記錄了寥寥數語,但每一個字背後都是辛苦的付出與汗水。

  “這次我們招募的志願者,都是18歲至45歲的居民。”張碩説,之所以對志願者的年齡有要求,完全是出于對疫情防控工作量的考慮,“志願者工作既是腦力活兒,也是體力活兒。”

  管控期間,志願者的工作量很大,不僅包括在核酸篩查點引導居民排隊,為居民錄入身份證資訊,還需要協助醫護人員入戶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殘疾人檢測核酸。居民們的快遞、外賣每天通過管控小區門前的緩衝區送進來,志願者還要幫忙搬運遞送物資。此外,還可能有各種突發情況考驗志願者的智慧和毅力。

  居民們如何報名參與志願服務?以志強北園社區為例,社區黨委書記劉慶紅説,在志強北園社區11個院落實行管控後,社區通過居民微信群發布了志願者招募資訊,居民們報名特別踴躍。除了居民微信群,在職黨員也可以關注各黨支部的微信群,招募資訊會通過多種線上渠道同時發布。除此之外,還有居民直接來社區居委會現場報名。

  在志願者上崗前,社區會組織志願者線上培訓,詳細指導志願服務的內容和相關流程。報名時,一般會要求志願者填報性別、年齡及專長,社區會據此安排崗位,盡可能發揮每個人的專長,人盡其能。

  記者通過實際體驗發現,要想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志願者,事前功課必不可少。尤其需要提前了解小區目前的管控情況和市、區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包括各類彈窗的成因和解除辦法等細節,以便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順利解答居民提出的各種問題。在居民眼中,穿上防護服的志願者不再是普通的左鄰右舍,而是遇到難題時的求助希望。雖然為了確保權威性,原則上居民的提問應由社區、街道工作人員或疫情防控相關部門來解答,但如果志願者能夠讓居民首問便得到初步解答,可以快速緩解居民的焦慮情緒,效果遠比説“不知道”強得多。

  攻略二

  身份證資訊錄入需仔細核對

  身份證資訊錄入的APP我不會用怎麼辦?數不清人數發錯了“管兒”怎麼辦……想當志願者,完全沒必要因這些操作技術顧慮打退堂鼓。發放採樣試劑管時,無論要求是“五混一”還是“十混一”,採樣試劑管該發給誰,其實都不是靠志願者數出來的,相關APP上有明確提示。APP如何安裝使用,志願者也會得到工作人員的詳細指導。

  劉逍是一名黨員,在志強北園小區居家辦公期間,成為了抗疫志願者。小區管控期間的鍛煉,讓她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已然是一名“老兵”了。5月21日一大早,她照例來到小區的核酸篩查點,換好防護服,準備幫居民錄入身份證資訊。

  “我再核對一下,您名字最後一個字是‘土’嗎?”身份證資訊錄入過程中,識別係統偶有出錯,需要格外注意,這是劉逍總結的經驗。很多人以為錄入身份證資訊就是給身份證拍個照,其實手機掃身份證只是文字識別過程,所以每一位居民的身份證資訊,劉逍都要仔細核對。“除了核對識別出來的每一個數字,居民的名字更要看仔細,APP經常會把形近字、生僻字識別錯,比如把‘士’識別成‘土’,把‘侴’識別成‘俞’。如果遇到外籍居民,護照資訊需要手動錄入,有的人名字特別長,輸入時要反覆核對。”這都是她通過“實戰”總結出來的經驗。

  記者見很多居民一看到志願者用手機掃描了身份證,沒等志願者示意便轉身就走,這時劉逍都會請他們稍等一下。劉逍説,因為多數人不知道掃描以後還要識別、核對,如果沒核對清楚,一旦出錯,便會耽誤核酸檢測出結果。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她要跟每位居民都囑咐“身份證先別拿走”,後來她專門設計了一套手勢——掃描識別過程中單手操作,另一只手在桌面上做一個攔停的手勢,核對無誤後再做一個放行的手勢。“因為天氣越來越熱了,頻繁説話,口罩和面屏都會濕,手機螢幕就更看不清楚了。”

  在服務期間,最考驗志願者的是突發情況。係統崩潰就是身份證資訊錄入中很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劉逍説,因為操作太頻繁,一上午錄入資訊的居民就有三四百人,手機係統難免崩潰。“崩潰的表現有兩種,一種是掃描後一直處于讀取狀態,另一種是APP直接彈出。志願者碰見這些情況不必慌張,重新登錄係統後,有一個‘列表’選項,點選後就可以延續係統崩潰前的序列,不會造成混亂。”

  見一對老夫妻前來排隊,為了盡量減少老人們的排隊時間,有的志願者會請他們分別去兩個隊伍錄入身份證資訊,“雖然是好心,但不應這麼做。”劉逍説,一開始她沒經驗,也這樣引導過,後來發現不行。老人結伴同行,有可能其中一人耳背聽不清,還有可能兩個人的證件都在其中一人身上,一旦分開,反而容易出岔子。“同理,家長帶著孩子的時候、特殊人群有陪同人的情況,也盡量不要讓他們分開。”

  攻略三

  多給“管長”把道關

  “今天我又當‘管長’啦!”一名小朋友看到劉逍舉起了採樣試劑管,一溜煙兒跑了過來。劉逍先發給他採樣試劑管,再錄入身份證資訊。先把採樣試劑管舉起示意,這是劉逍摸索出的工作方法。劉逍告訴記者,如果先錄入身份證資訊,精力都集中在手機螢幕上,很可能疏忽了發採樣試劑管,錯發一管,後面所有人的核酸篩查都會亂套。採樣試劑管舉起示意,是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想當這個“管長”,有個別居民不太願意碰觸採樣試劑管。身份證資訊錄入前,排隊順序還可以調換,讓居民自由選擇是不是要當這個“管長”。

  “要特別注意老人、孩子以及特殊人群。”身份證資訊錄入不能光低頭看證,還得抬頭看人。有的老人聽力差,有的孩子比較淘氣,還有一些特殊人群不易溝通,發現這些情況先別急著發採樣試劑管,一定要先確認他們能勝任“管長”。如果有陪同人員,就囑咐陪同人員;如無人陪同,則需要反覆叮囑,或找其他志願者協助。

  記者在核酸檢測點擔任秩序引導員時,負責提醒排隊居民保持2米間隔,協助居民掃健康寶,幫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代查健康寶等等。記者發現,秩序引導也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與身份證資訊錄入一樣,擔任這項任務的志願者同樣是“管長”的把關人。引導秩序的核心是保障居民尤其是“管長”的排隊順序,一旦“管長”掉隊或串道,核酸採樣臺産生的數據就可能錯亂,後續核酸檢測工作會受到很大影響。

  攻略四

  交接居民物資務必核對門牌號

  在緩衝區交接物資是志願服務中最費體力的工種。5月21日下午,隔著高高的隔離欄桿,記者和幾名身著防護服的小夥子一箱箱、一袋袋接過快遞包裹。氣溫直逼35℃,大家的防護服裏就像有火爐似的。

  記者體驗發現,管控區的志願者在執行轉交物資任務時可能遇到兩種情況。一是管控小區門前設立緩衝區,志願者需要將外賣、快遞通過緩衝區遞送到小區居民手上;二是小區位于更大范圍的管控區內,志願者需要到管控區卡口將居民親屬送來的物資接進管控區內,再由物業人員分批運送。前者需要志願者與接送物資的雙方仔細核對資訊,避免交接錯誤;後者則需要志願者在物資上寫清接物者的姓名、電話及詳細住址,避免物業人員送錯。因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管控區只進不出,一旦物品送錯,即便是誤入管控區也暫時不能再拿出去了。

  安全提示

  志願者如何做好自身防護

  相信每一位志願者都有同感,穿在身上的不僅僅是一件防護服,更代表著使命與責任。但是請不要忘記,守護自身的安全健康同樣重要,幫助其他居民的前提,是要保護好自己。記者採訪了2020年參加北京市援鄂醫療隊馳援武漢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王長亮,為志願者保護自身安全提個醒。

  提示1 出現這些情況應立即停止工作

  社區給每位志願者合理安排了志願服務的內容與時間,但是志願者往往以責任為重,憑著年輕人的衝勁兒,克服自身困難,超預期完成社區布置的各項任務。精神可嘉,但如果遇到如下情況,請立即停止工作。

  隨著入夏,北京白天的平均氣溫往往超過30℃,不透氣的防護服穿在身上,是不小的考驗。王長亮説,小區的核酸檢測點一般都設在室外通風處,這樣做是為了最大限度保障安全。因為如果在密閉空間中,一旦核酸檢測隊伍中有感染者,會大大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但在炎熱高溫的室外工作,穿著防護服的志願者要隨時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最需要警惕的是中暑和缺氧。”王長亮介紹,這兩種情況都是可預判的,頭痛、頭暈、多汗、四肢無力、精力不集中、眼花、耳鳴、動作不協調等情況都是中暑的先兆,而一旦出現喘憋、呼吸困難,則可能已經缺氧,這些情況一旦發生就要立即停止工作,並向現場醫務人員求助。

  王長亮建議,志願者突發身體不適時,應盡快轉移到陰涼處,並且通過飲用電解質飲料迅速補充體液,以緩解相關症狀。

  提示2 不吃不喝不可取

  記者了解到,有的志願者因為怕如廁時脫下防護服浪費防疫資源或耽誤時間,在開始值守前就不吃不喝。王長亮特別叮囑:這不可取!不但要吃,還要吃飽。因為穿著防護服工作會消耗大量體力,不吃東西會出現低血糖,不喝水更會有脫水的危險。所以穿防護服前應適量飲水,保證身體的正常供給,但不建議喝碳酸飲料。

  王長亮説:“要相信北京的防疫物資保障是充足的,節約資源值得肯定,但志願者們要牢記,無論是平時還是在疫情防控一線,沒有什麼比生命安全更重要。”

  提示3 防護服這樣穿相對舒服

  穿防護服有什麼講究?天氣熱了,防護服裏面是不是應該穿短袖短褲?其實不然。在高溫環境下,人很快就會大量出汗,皮膚黏在防護服上非常難受,如果是敏感皮膚,更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膚過敏。建議在防護服內穿一些輕薄的長衣長褲,如純棉材質的薄襯衣。在進入工作狀態前,備一條大毛巾或薄外衣放在清潔區,脫下防護服後,裏面穿的衣服會濕透,披上毛巾或外衣趕緊回家,避免著涼感冒。

  最後,穿防護服前,腳下一定穿薄底鞋,切勿穿厚底的跑鞋、籃球鞋。因為在脫防護服的環節,整件防護服要從後背上拽下來並擰成一團,像蛻皮一樣卷到腳下,最後連著鞋套褪下來。如果鞋底太厚,揉成一團的防護服會卡在鞋底。長時間彎腰或採取蹲姿去處理卡在鞋底的防護服,酷熱天氣下容易出現眼冒金星、頭暈等不良反應。(記者 景一鳴 文並攝)

   1 2 下一頁  

+1
【糾錯】 責任編輯: 胡傲霜
北京要聞
抗疫一線:我為居民買藥忙
抗疫一線:我為居民買藥忙
北京:加強共用單車消毒
北京:加強共用單車消毒
北京新發地市場貨源充足保供應
北京新發地市場貨源充足保供應
北京:有序度周末
北京:有序度周末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8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