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順義區北務鎮的氣膜核酸檢測實驗室建成投用,日檢測量最高可達10萬管。
來自順義各採樣點的核酸樣本絡繹不絕地運送至氣膜實驗室。
工作人員使用單向連接窗遞送樣本,杜絕交叉感染發生。
氣膜實驗室內,工作人員爭分奪秒,對來自順義各街鎮的樣本進行處理。
一間氣膜艙內,數十臺核酸檢測設備正在運轉分析樣本。
5月3日開建,5月5日投用。位于順義區北務鎮的氣膜核酸檢測實驗室僅用兩天就建成投用了。5月10日,順義區持續三日的本輪區域核酸篩查工作已進入最後一天,截至22時,該實驗室已接收4.4萬余管核酸檢測樣本。
六個負壓氣囊方艙一字排開,裏面分別是一個樣本接收區、一個試劑準備區、兩個樣本制備區和兩個擴增區,每個艙的防護等級不同,整體嚴格按照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標準設計。“平均每個小時都會有車輛將核酸樣本送來檢測,一天要送個十多趟。”氣膜實驗室負責人李濤介紹,實驗室日檢測量最高可達10萬管,按20混1採樣方式計算,每日最多可完成200萬人份的核酸檢測任務。
新冠核酸樣本箱按照操作流程消殺後,送入樣本接收區,利用單向連接窗在不同的操作區進行傳遞,全程處于負壓環境。約4至6個小時後,樣本中是否存在病毒核酸就能“一錘定音”。
這處實驗室,從接到建設任務到落成投用,僅用時兩天。“2日深夜,我們接到通知,要在鎮裏緊急建設一處方艙實驗室。”北務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鎮裏立即行動,選取場地,協調通水通電,準備建築材料,組織施工人員,利用現有的鎮級公益服務場館加以改造。由于實驗室的運作需求,需要申請報裝630千瓦箱式變壓器,在申請資質、調運設備、審批時間等方面遇到了難題,在順義區政府、衛健委、供電公司等通力配合下,僅一天時間就完成了電路的升級。
截至5月10日22時,這處氣膜核酸檢測實驗室已累計接收26.4萬余管核酸檢測樣本,不僅滿足了順義區北務鎮、龍灣屯鎮、南法信鎮等地的檢測需求,還承擔了部分來自密雲、通州等地區的檢測任務,為本市多輪區域核酸篩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記者 王可心 文 武亦彬 攝)
(原標題:兩天建成氣膜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