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2日),中消協發布《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1)》,這是中消協首次以年度報告形式,全面梳理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事業發展,客觀總結社會各方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工作成績。
個人信息洩露等成消費安全熱點問題。互聯網平台以收集個人信息甚至隱私的方式,提供“免費”或“個性化”服務,消費者讓渡自身部分數據權利後,並不一定能獲得便利快捷、公平安全的“對價”體驗。
APP廣告後&&量調取用戶信息形成“用戶畫像”,而消費者往往並未知情同意。APP的消費借貸、支付功能等要求消費者綁定個人銀行賬號,但對於用戶網絡交易及由此産生的相關數據,多數APP或平台的保護水平遠未達到用戶金融數據應有標準。
2021年食品安全治理成績顯著,形勢總體向好,但風險依然存在。如吉野家被曝用發臭肉末、知名火鍋品牌小龍坎後廚臟亂差用掃帚搗制冰機、大潤發超市隔夜臭肉絞成肉餡灌香腸、“奈雪的茶”奶茶店使用腐爛水果、“胖哥倆”肉蟹煲死蟹冒充活蟹等。
2021年,校外教育培訓領域退費難問題凸顯。校外教育培訓行業多為預付式消費模式,一些培訓機構因經營不善或資金鏈斷裂倒閉、跑路後,預付費用難追討。部分培訓機構為規避“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的規定,採取多種方式變相提高單次課程和總培訓費用。有的機構誘導消費者辦理“消費貸”,機構關門後,消費者仍需按期還貸。
2021年,消費領域侵害未成年、老年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仍比較突出且情形複雜,相關問題存在較多爭議。
未成年人過度消費引發的糾紛,是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1年消費維權十大輿情熱點之一。
有的未成年人花費數額較大款項給網絡游戲賬號充值、給主播打賞,家長申請退款遭平台拒絕。有的未成年人花費數千元購買手機、寵物、游戲卡牌等,家長髮現後要求退貨,與商家産生糾紛。個別商家鼓動未成年人為“飯圈”偶像“打投”,或誘導未成年人衝動消費。
老年人消費投訴主要集中於保健品購買、收藏品投資、金融理財、養生預付卡、電視購物、網絡購物等領域。(記者 張楠)
(原標題:中消協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度報告 消費者信息被過度收集)
-
北京科技大學建校70周年慶祝大會在京舉行
面向未來,希望北科大繼續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創一流,在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建設上走在前列,為鑄就科技強國、製造強國的鋼鐵脊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潮白河森林公園形成千畝水面
經過連年平原造林,潮白河森林公園已是層林疊翠,不少野生動物在此棲息。2013年懷柔區實施了平原造林工程,使昔日的大沙坑變身綠林海,工程於2016年完工,共栽植了油松、白蠟、銀杏、楊樹、欒樹等鄉土樹種31萬株。
-
中消協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度報告
昨天,中消協發布《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1)》,這是中消協首次以年度報告形式,全面梳理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事業發展,客觀總結社會各方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工作成績。2021年,消費領域侵害未成年、老年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仍比較突出且情形複雜,相關問題存在較多爭議。
-
東城搭建實體書店發展平台
昨天,2022年東城區“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舉辦,東城56家實體書店共同發起成立實體書店聯盟。相關負責人説,東城區實體書店聯盟的成立將引導各個書店從分散走向聯合、從單體走向聯合體,用實體書店連接美好生活場景,扮靚城市文明幸福底色。
-
本週日早晚高峰交通壓力大
本週日是工作日,交管部門預計,因不限行,早晚高峰的交通壓力比平時略大。下周工作日的下午至晚間,主要商圈和超市周邊會出現短時堵車。交管部門的預測顯示,近期天氣回暖,去往公園景區賞花踏青的客流量增加,市區周邊香山、玉淵潭、動物園、頤和園、圓明園、中山公園、八大處、白虎澗等公園和郊區&&畫廊、古北水鎮、八達嶺、金海湖、雁棲湖等景區周邊車流量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