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北京再為中小微企業送上真金白銀的支持。昨天(22日),北京市政府印發《關於繼續加大中小微企業幫扶力度加快困難企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措施》。
“面對疫情影響以及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中小微企業生産經營壓力普遍較大,必須針對突出困難加大紓困保障力度。”在昨天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10場新聞發布會上,市發改委副主任戴穎介紹,《若干措施》概括起來就是“三減、三補、兩保障”,針對的都是當前企業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現實困難,18條措施將惠及160多萬中小微企業,資金總規模約1300億元。
【“三減”】
90萬從業者 今年免費測核酸
這18條措施從何而來?在前期的企業和行業協會座談上,企業反映最突出的是房租負擔、防疫成本增加以及稅費減免等訴求,這些在“三減”中都有回應。
“三減”就是通過減稅費、減房租、減疫情防控支出降低中小微企業經營成本。減稅費方面,主要是按照國家要求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按照50%稅額幅度頂格減徵“六稅兩費”,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等。
“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是今年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重頭戲’。”市稅務局副局長田鑫説,4月1日至15日,北京市共有1.03萬戶企業收到留抵退稅款206億元,退稅資金已主要用於擴大生産、資金周轉、研發投入等各方面,有效發揮了提振信心、穩定預期、助企紓困的關鍵作用。
在國有房屋租金減免方面,本市結合北京實際,將減免6個月租金的區域範圍確定為被列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區,相較國家政策文件中要求的縣級行政區擴大了覆蓋範圍。
減企業疫情防控支出方面,主要是對餐飲、零售、巡游出租車、外賣、快遞行業以及從事進口非冷鏈貨物相關經營活動的中小微企業免費開展員工定期核酸檢測,初步測算涉及相關從業人員90余萬人。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文傑介紹,具體從業人員範圍包括:所有餐飲行業從業人員,商場超市等食品經營單位從業人員,銷售進口非冷鏈商品的零售業從業人員,農貿市場從業人員,藥店從業人員,外賣員。
【“三補”】
建便利店 政府支持一半投資
減法之外,還有加法。所謂“三補”,就是通過貸款貼息和擔保補償、科技型企業創新補助、受疫情影響突出行業補貼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發展難題。
金融部門將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引導作用,確保小微企業融資“量增價降”。市金融監管局副局長趙維久透露了今年的諸多目標:力爭2022年北京地區普惠小微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0個百分點以上;力爭實現拓展小微企業首貸戶4萬戶以上,累計發放小微企業首貸金額1500億元以上;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2022年新申請貸款的擔保費率力爭降至1%;力爭全年減免企業相關費用成本超6億元。
科技型企業創新補助方面,本市將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投貸聯動支持機制,對符合條件的業務給予貼息支持,進一步發揮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支撐作用,通過科技創新券對企業購買科技創新服務兌現不超過30萬元的補助。
餐飲業、零售業、旅游業、民航業、公路鐵路運輸業以及文化演出等受疫情影響格外嚴重的行業,也將有具體的紓困扶持措施:鼓勵社會餐飲企業為老年人提供養老助餐服務,按照養老服務機構同等標準,對認定為養老助餐點的社會餐飲企業給予補貼;對便利店、前置倉、藥店等基本便民商業網點建設給予實際投資額50%的資金支持,對傳統商場和商圈改造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的資金支持;統籌資金對新能源公交車購置給予補貼,支持巡游燃油出租車更換純電動車,對當年到期報廢的巡游出租燃油車更新為純電動車給予獎勵;通過場租、演藝補貼等方式助力演出市場復蘇,給予實體書店補貼和獎勵。
【“兩保障”】
保通保暢 全力打通運輸堵點
“兩保障”是通過建立穩定産業鏈供應鏈協調機制和中小微企業幫扶政策落實機制為中小微企業恢復發展提供保障。
建立穩定産業鏈供應鏈協調機制方面,主要是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全力打通運輸堵點,針對突發疫情導致的外省市上下游配套企業停工停産問題,積極對接國家有關部委協調平台,發揮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跨區域協調機製作用,推動配套企業盡快復工復産;建立中小微企業幫扶政策落實機制方面,抓好全市中小微企業數據庫的統籌和完善,定期開展政策落實督查評估,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
記者獲悉,市交通委對巡游出租車、市郵政管理局對快遞行業員工定期核酸檢測補貼的實施細則也在加緊制定,這些細則將與《若干措施》形成合力,成為政策落地的具體支撐。(記者 曹政)
(原標題:北京“支持中小微企業18條”發布 1300億元惠及160多萬中小微企業)
-
北京市新增15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王艷剛) 記者23日從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4月22日22時至23日16時,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5例,其中朝陽區12例、順義區2例、房山區1例,均為確診病例。
-
北京科技大學建校70周年慶祝大會在京舉行
面向未來,希望北科大繼續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創一流,在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建設上走在前列,為鑄就科技強國、製造強國的鋼鐵脊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潮白河森林公園形成千畝水面
經過連年平原造林,潮白河森林公園已是層林疊翠,不少野生動物在此棲息。2013年懷柔區實施了平原造林工程,使昔日的大沙坑變身綠林海,工程於2016年完工,共栽植了油松、白蠟、銀杏、楊樹、欒樹等鄉土樹種31萬株。
-
中消協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度報告
昨天,中消協發布《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1)》,這是中消協首次以年度報告形式,全面梳理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事業發展,客觀總結社會各方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工作成績。2021年,消費領域侵害未成年、老年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仍比較突出且情形複雜,相關問題存在較多爭議。
-
東城56家實體書店共同發起成立實體書店聯盟
昨天,2022年東城區“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舉辦,東城56家實體書店共同發起成立實體書店聯盟。相關負責人説,東城區實體書店聯盟的成立將引導各個書店從分散走向聯合、從單體走向聯合體,用實體書店連接美好生活場景,扮靚城市文明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