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調查在保障城市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等方面具有先行性作用。昨天,《北京市地質調查“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草案)》在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網站公示,聽取公眾意見,公示期30天。《規劃》提出,本市將率先對首都功能核心區等開展綜合地質調查評價,提供地質安全保障。
北京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地質條件複雜,構造發育、水文地質條件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變化大。“十三五”期間,全市地質調查以服務首都城市地質安全為核心,完成了地質環境調查、基礎性地質調查、綠色能源勘查等目標任務。“十四五”期間,《規劃》以首都發展為統領,更加突出首都城市地質工作特色。
在綜合地質調查方面,《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本市將率先開展首都功能核心區、北京市重點規劃區綜合地質調查評價,對區域土壤、地下空間、地熱能等資源稟賦及利用現狀進行調查評價,綜合評估地面沉降、活動斷裂、岩溶塌陷、砂土液化、地下有害氣體、地下採空、水文地質條件等對規劃建設的影響,為重大工程建設提供地質安全保障。
《規劃》明確,為支持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落地實施,完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十四五”期間要開展環城市副中心地區綜合地質調查評價,開展環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區域內土壤、地下空間、地熱能等調查評價和區域地面沉降、活動斷裂、水文地質等地質環境評估,優化城市防災減災體系。
“十四五”期間,本市還要針對行政辦公區二期、特色小鎮、環球主題公園二三期等城市副中心建設場地,開展地質條件適宜性評價,為重大工程建設及産業項目落地提供地質安全保障。
試點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區域評估,是《規劃》的亮點內容之一。《規劃》提出,開展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區地質災害危險性區域評估,保障核心區地質環境安全;同時,結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各行政區分區規劃實施,對城市副中心、懷柔未來科學城、大興臨空工業園區等重點規劃區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區域評估,調查區域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提高後續審批工作效率,促進優化營商環境。
社會公眾對該《規劃》如有意見建議,可於4月14日前登錄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網站留言。(記者 陳雪檸)
-
北京市將率先開展核心區綜合地質調查評價
地質調查在保障城市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等方面具有先行性作用。《規劃》提出,本市將率先對首都功能核心區等開展綜合地質調查評價,提供地質安全保障。
-
北京市順義區2022年預計新增2800家“兩區”企業
順義區圍繞跨境醫藥、航空服務、文化貿易等優勢特色領域,形成“免稅、保稅和跨境電商”政策銜接試點等12項“全國首創或首批”試點政策。以“産業開放+園區開放”為主線,建立完善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招商機制,計劃儲備項目力爭突破500個,計劃項目落地率超過50%,預計新增企業超過2800家。
-
匯集1000多個服務事項 北京智慧政務地圖亦莊上線
近日,北京經開區正式上線北京首張智慧政務地圖,企業辦事員和老百姓只要打開手機上的地圖,就能知道1000多項政務服務在哪辦、如何辦,讓辦事“最多跑一次”“一次辦好”。
-
北京市三年內中小學校園無線網全覆蓋
“十四五”期間,本市將推進智慧校園建設,中小學智慧校園達標率達85%,遴選100所新型智慧校園示範校。本市還將推廣新技術支持下走班選課、校際協同、校企聯動等開放教學模式,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探索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智能感知等新技術應用,打造網絡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新型教學模式。
-
北京市居民集中供暖將延長到3月22日
本週四京城將迎來一次雨夾雪天氣,最高氣溫跳水至3℃。記者從市城管委了解到,本市將延長居民集中供暖到3月22日24時。市城管委會同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氣象局等部門研究,已達到延長供熱規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