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延慶2月11日電 記者手記:一回生,二回熟,奧運獎牌也是這樣!
新華社記者姚友明、張驍、伍鯤鵬
記者的微信群裏剛剛還在説,網上“冰墩墩”的運動項目類徽章中,目前只有鋼架雪車、雪車和雪橇等少數幾個項目還有存貨。很快,閆文港就在北京冬奧會男子鋼架雪車項目中,為中國代表團奪得一枚銅牌。
“這下,估計鋼架雪車的存貨很快也要被買空了。”有人説。
其實我更想説,體育運動就是這樣,一回生,二回熟!不信你看,上屆平昌冬奧會上,中國隊的耿文強還只獲得該項目的第13名,這次我們不僅拿到了兩個參賽名額,而且閆文港和殷正還分列第三和第五名。無論是從成績還是參賽人數上來説,中國鋼架雪車項目都在這個冬奧周期內獲得了迅猛的發展,這樣的歷史突破彌足珍貴。
第一回參加奧運會,實際上就是試水並積累經驗。前兩天雪橇項目比賽時,我國首個登上冬奧會舞&的女雪橇手王沛宣説,比完了自己的女單項目才明白,雖然冬奧會確實是最重要的一項賽事,但你越平靜、越冷靜,就會做得越好一些。同樣有了奧運初體驗,雙人雪橇項目選手黃葉波和彭俊越也是信心滿滿,兩人相約要一起多參加幾屆冬奧會,目標是站上最高領獎&。經歷過“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反正我相信他們在2026年冬奧會上都會有更為精彩的發揮。
翻看很多運動的歷史,不難發現,很多一開始的強隊隨後逐漸沒落。比如第一和第四屆國際足聯世界盃冠軍烏拉圭隊,如今已不再是世界一流強隊。同理,很多國家(地區)的選手在新項目上取得成績後,會帶動更多的年輕人從事該項目,從而讓該國(地區)成為該項目的“新貴”。先有耿文強在鋼架雪車世界盃分站賽上奪冠,後有閆文港取得鋼架雪車冬奧會獎牌“零”的突破,相信很快,這個項目在我國將至少不再是所謂“冷門項目”。
一回生,二回熟,奧運獎牌就是這樣!就算個人第二次參加冬奧會還沒有拿到獎牌,那也不要氣餒,第三次、第四次……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不信的話,你看看在本屆冬奧會雪橇項目中拿到兩枚金牌的德國人路德維希。要知道,他在20多歲的時候甚至連德國國家隊都入選不了。再看意大利雪橇選手多米尼克·菲施納勒,他第三次參加冬奧會,上屆以0.002秒的微弱差距與銅牌失之交臂,這次,終於站上男子單人雪橇項目的領獎&。
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延慶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憑藉這一世界頂級的場地,相信未來四年我國會有更多優秀雪橇、雪車和鋼架雪車選手涌現出來。下屆如果再買冬奧吉祥物項目徽章,相信這些項目的周邊産品,也將“一徽難求”。
-
記者手記:一回生,二回熟,奧運獎牌也是這樣!
先有耿文強在鋼架雪車世界盃分站賽上奪冠,後有閆文港取得鋼架雪車冬奧會獎牌“零”的突破,相信很快,這個項目在我國將至少不再是所謂“冷門項目”。
-
特寫:放手一搏!拼在冰上5厘米
這是他第四次、也將是最後一次在北京冬奧會上踏上這條男子鋼架雪車的賽道。
-
“匯各界之智,集各方之力”——國家速滑館運行團隊主任武曉南談“最快的冰”
在“冰絲帶”的運動員入口處,設有一面紀錄墻,上面的場館紀錄産生於去年的“相約北京”測試賽,主要由荷蘭、中國、韓國等選手創造。
-
“雙奧之城新氣象”採訪活動11日走進國家大劇院
舞劇《五星出東方》的構想和題材來源於在古絲綢之路新疆和田尼雅遺址出土的國家一級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它的出土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五星出東方》製作人董寧&&,“北京冬奧會期間,有很多國際友人來到我們這裡。
-
舞劇《WE ARE ONE》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添彩助力
昨天下午,由龐清、佟健領銜主演的冰上舞劇《WE ARE ONE》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走進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只見舞&變成了光滑潔白的冰場,一群腳踏冰刀、身穿鮮艷服裝的孩子們在冰上嬉戲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