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放手一搏!拼在冰上5厘米
2022-02-12 08:37:0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延慶2月11日電特寫:放手一搏!拼在冰上5厘米

  新華社記者張驍、馬邦傑

  11日晚,延慶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賽道冰溫接近零下10度,媒體中心焦灼得像等待高考放榜。很多記者放下了筆記本,視線鎖向大屏,等待着一個人。

  “會創造歷史嗎?”

  “當然,閆文港有實力!”

  “但還是不好説,這畢竟是鋼架雪車呀……”

  一問、兩答,肅靜的氛圍把記者間的對話放大了。

  站上賽道前總是匆忙的。

  閆文港賽後説,沒去想滑行1分鐘後的淚水到底是何種滋味,只想抓住最後的間歇,叮囑自己不留遺憾。

  決賽輪滑行就要開始。這是他第四次、也將是最後一次在北京冬奧會上踏上這條男子鋼架雪車的賽道。

  一切與平常沒有不同:身上沒有特別的裝飾,只有鋼架、中國隊戰服,以及經典配色的黑白色頭盔。

  人的一次眨眼會耗時0.2秒。而三滑過後,閆文港與暫列第三的俄羅斯奧委會隊名將亞歷山大·特列季亞科夫只差0.05秒。

  練了六年,誰不渴望勝利,來一次酣暢淋漓的釋放?這一滑,沒有理由不拼!

  他依舊沒有像其他選手那樣,通過拍打地面、拍打大腿,或是怒吼為自己鼓勁,只是套上頭盔,屈髖、揮臂、推車、起跑、入彎。

  出發了。他在冰上5厘米貼地飛行,身下是放手一搏的中國鋼架雪車。觀眾們不想看到任何一次減速,希望閆文港是一顆射出去的子彈。

  然而,當選手們頂着4倍於自身的壓力,“飛過”賽道16個角度不同、傾斜度各異的彎道,包括令人如履薄冰的迴旋彎時,誰能確保自己永遠居於賽道正中,不會觸碰到任何一段冰壁?

  追求速度的鋼架雪車,其實也是減速的藝術。

  調整就在毫秒之間,頭的輕微擺動可以改變行進方向,肩膀和膝蓋向下施壓可以控制重心,用腳蹭觸賽道是選手們最不願做、但有時又不得不做的選擇。

  要不留遺憾,更要恰到好處,這就是閆文港的最後一滑。

  進入2號彎,出2號彎;進入3號彎,出3號彎……進入迴旋彎,完美……就看13號彎出彎!依舊完美,14號彎也沒撞墻……衝過奧運五環標誌,奔向計時終點……場館內外沸騰了!

  奇蹟發生了——銅牌!6年半時間,從零起步的中國男子鋼架雪車就站上了冬奧會的領獎&。

  隊友殷正也拼了,創造賽道出發紀錄,最終獲得第五。

  同是放手一搏,兄弟間無需多言,抱頭相擁,熱淚橫流。

  “拼了就沒有遺憾,以後還會拼!”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特寫:她把“中國龍”印上天空
特寫:她把“中國龍”印上天空
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頒獎儀式
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頒獎儀式
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比賽賽況
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比賽賽況
花樣滑冰男單短節目比賽賽況
花樣滑冰男單短節目比賽賽況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6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