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完美上演,國家體育場“鳥巢”交出一份場館運行保障“零事故”的高質量答卷。來不及休息,場館運行團隊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下一場保障當中。記者了解到,2月12日,“鳥巢”就要進入冬奧會閉幕式佈置和綵排工作,現在多部門正通力合作,將以最快速度完成轉換。
“接下來的冬奧會閉幕式,我們要延續高強度工作狀態,確保萬無一失。”北京國資公司國家體育場運行團隊設施主管劉旭和他的50名同事,在經過2月6日半天的短暫休整後,如今已開始為冬奧會閉幕式保障做準備。
作為“鳥巢”閉環區域永久設施的“大管家”,劉旭他們每天打交道的對象,就是看&座椅、電梯、衞生間、飲水機等平常設施。保障工作看似簡單,卻關係到所有現場嘉賓、運動員、觀眾們對北京冬奧會的最直觀印象。如何讓所有出席開閉幕式的人員在寒夜中感到溫馨?保障團隊費了心思。
在“鳥巢”看&區後方的疏散通道處,特意增設了2000多平方米的防風圍擋,確保寒風不倒灌進場。“鳥巢”是為夏奧而建,直飲水機只提供涼水,為了讓大家喝上熱水,“鳥巢”改造時增設了上百台55攝氏度的溫水直飲水機。按照疫情防控標準,開閉幕式坐席區都實行“坐一隔一”,有效拉開人員間距。同時,閉環內區域和閉環外區域之間設置了防護欄杆等物理間隔,並張貼大量標識來提醒觀眾。
劉旭和團隊成員雖然守護在“鳥巢”,卻完全顧不上欣賞精彩的演出,因為他們要在場館內馬不停蹄地巡查,一直到儀式圓滿結束,大家才松一口氣。
從進入閉環到冬殘奧會閉幕,前前後後一共85天時間。場館運行團隊成員每天以酒店到場館“兩點一線”的節奏投入保障,平日早7時到晚7時,並根據排練需要提供全程保障,大家是場館裏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家門口辦冬奧,苦點累點不算啥,一定要向全世界呈現最完美的‘鳥巢’。”劉旭説這是大家的心聲。(記者孫傑)
-
12日開始佈置和綵排 鳥巢將進入閉幕式工作節奏
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完美上演,國家體育場“鳥巢”交出一份場館運行保障“零事故”的高質量答卷。作為“鳥巢”閉環區域永久設施的“大管家”,劉旭他們每天打交道的對象,就是看&座椅、電梯、衞生間、飲水機等平常設施。
-
花滑男子單人滑落幕 首都體育館的冰面無可挑剔
昨天,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自由滑比賽在首都體育館落幕,美國選手陳巍憑藉穩定的發揮成功奪金。賽後發布會上,當被問到來北京參加冬奧會有何感受時,陳巍説:“工作人員、場地條件都非常棒。
-
雲頂送入搶救室只用20分鐘 冬奧會航空醫療救援成功
與此同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指揮中心的大屏幕前,崇禮院區院長敖英芳,副院長鄭亞安、郭麗君等冬奧醫療專家組團隊也屏氣凝神,關注着現場的一舉一動。時間被醫療團隊最大化利用,指揮中心、場館醫療站、轉運直升機實現了實時信息共享和可視化監測,保障高質量、高效率救治。
-
走訪北京科創高地 中關村硬核科技護航冬奧會
北京冬奧會是向世界展示中國魅力的重要契機。來自英國、日本、韓國等國的28家媒體近40名中外記者,走訪高精尖領軍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深切感受了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強勁動力。很多人都對冬奧會開幕式上“黃河之水天上來”等視覺內容印象深刻,它們都出自中關村企業利亞德集團。
-
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北京冬奧會成為迄今收視率最高的冬奧會
據他介紹,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將在北京冬奧會為轉播商提供超過6000小時的內容,其中比賽內容近100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