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起飛!20分鐘,從接到傷情報告到送入急診搶救室接受救治。一場緊張的航空醫療救援在張家口崇禮賽區展開。
在張家口崇禮賽區,冬奧會單板滑雪、跳&滑雪等項目比賽正在進行,各國運動員亮相賽場展開激烈比拼。
“這裡是雲頂AB區,有運動員受傷,已啟動直升機轉運……”當天11時35分,崇禮院區指揮中心收到市紅十字會張家口賽區999直升機保障組的接診指令。冬奧醫療專家組立即啟動應急救援方案。
與此同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指揮中心的大屏幕前,崇禮院區院長敖英芳,副院長鄭亞安、郭麗君等冬奧醫療專家組團隊也屏氣凝神,關注着現場的一舉一動。
崇禮院區創傷中心樓頂直升機停機坪護欄第一時間打開,直達急診搶救室和複合手術室的電梯值班員立刻到位。創傷中心樓裏,副院長、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楊渝平和急診科主任申建宇以及手術室、麻醉科等急救團隊迅速準備就緒,等待患者被推進搶救室。
伴隨着直升機的轟鳴聲,載着傷員的直升機平穩地降落在創傷中心樓頂停機坪,等候在停機坪接駁的醫務人員迅速與機組人員進行傷員轉運交接。傷員被送至搶救室時,雖然沒有開放性外傷,但意識不清、呼吸不暢、病情較危重。
依託5G+智慧醫療院前急診救治指揮平台,身在指揮中心的冬奧醫療專家組在傷員尚未抵達醫院時,通過機載醫療裝備傳回的生命體徵指標和影像資料,初步了解傷情。作為急診急救領域的業務“老兵”,鄭亞安通過指揮系統,叮囑楊渝平和申建宇在完善相關檢驗檢查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氣道通暢”,並通知手術室做好準備。
在指揮中心會診大廳,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醫院特邀專家組啟動多發傷會診機制。很快,診斷結果出來了。專家團隊給出個性化治療方案,傷員住院進行積極治療後轉危為安。
從傷情報告到雪場轉移,再到崇禮院區創傷中心急診搶救室接受救治,整個過程用時20分鐘。時間被醫療團隊最大化利用,指揮中心、場館醫療站、轉運直升機實現了實時信息共享和可視化監測,保障高質量、高效率救治。(記者孫樂琪 通訊員仰東萍)
-
雲頂送入搶救室只用20分鐘 冬奧會航空醫療救援成功
與此同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指揮中心的大屏幕前,崇禮院區院長敖英芳,副院長鄭亞安、郭麗君等冬奧醫療專家組團隊也屏氣凝神,關注着現場的一舉一動。時間被醫療團隊最大化利用,指揮中心、場館醫療站、轉運直升機實現了實時信息共享和可視化監測,保障高質量、高效率救治。
-
走訪北京科創高地 中關村硬核科技護航冬奧會
北京冬奧會是向世界展示中國魅力的重要契機。來自英國、日本、韓國等國的28家媒體近40名中外記者,走訪高精尖領軍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深切感受了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強勁動力。很多人都對冬奧會開幕式上“黃河之水天上來”等視覺內容印象深刻,它們都出自中關村企業利亞德集團。
-
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北京冬奧會成為迄今收視率最高的冬奧會
據他介紹,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將在北京冬奧會為轉播商提供超過6000小時的內容,其中比賽內容近1000小時。
-
德國雪橇超強地位盡顯 中國首秀出彩
首次參加冬奧會雪橇項目比賽的中國隊在9天的訓練和比賽中,充分展現了良好的競技狀態。
-
男冰隊長葉勁光:想讓中國年輕人看比賽後愛上冰球
賽後隊長葉勁光説,終於站上了冬奧會的賽場,感到非常自豪,想讓更多的中國年輕人愛上這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