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有艱巨任務,西城區廣外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鄭穎(中)總是帶隊“逆行”。記者 方非攝
夜裏12點多才剛剛休息,凌晨4點,鄭穎就已經整裝完畢,和同事們一起奔赴西城區鴨子橋路1號院的管控區和封控區。看著車窗外的星辰,已經在醫衛一線工作近30年的鄭穎心中暗暗給自己鼓勁:我是黨員,越是急難險重越是要衝在最前面!
1月2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75場新聞發布會上,根據感染者近日活動範圍,劃定廣外鴨子橋路1號院2號樓為封控區,1號院其他區域為管控區。
疫情就是“命令”,身為廣外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的鄭穎從1月24日下午就開始了緊張的籌備工作。進入管控區和封控區前需要重點了解哪些情況?在籌備會上,防控經驗豐富的鄭穎提出,要特別關注有進出管控區就醫需求的特殊人群。
街道採集的信息匯總上來,其中包含孕婦、透析人員、需要進行血液病診治的兒童……各類人員接近百人,但每個人具體的就醫需求、健康狀況,需要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專業人員一一核對。
30多個電話,鄭穎打了近三個小時。群眾的就醫信息,她足足記了五六頁紙。“您放心,咱們現在把情況都摸清了,到時候就可以根據每個人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安排。”類似的話,一遍又一遍地重復着。
幾個小時的準備,讓鄭穎和9位同事抵達管控區時信心十足。1月25日凌晨5點,醫療隊伍剛和街道的同志會合,鄭穎就帶領大家一起選擇核酸採樣點的位置。帶着大家在區域內轉了兩圈,她相中了兩個大花壇所在空地。為什麼選擇這兒?原來,鄭穎發現,兩個花壇空地接近社區出口。同時,通風較好,花壇又可以作為“掩體”避免“對流”,最為理想。
採樣點搭建完畢,居民們陸續開始檢測。本可以緩口氣的鄭穎聽到社區幹部的一句話,心中一緊。“封控樓每層一梯八戶,分佈有些密集。”封控樓宇需要醫務人員挨家挨戶上門做檢測,但如果按照先前計劃的、按照直線挨家挨戶測,容易出現交叉。經過一番勘察,鄭穎和同事們決定按照走對角線的方法逐戶檢測,巧妙化解這一難題。
在同事們眼中,鄭穎是一位“鐵娘子”。每有艱巨任務,她總是帶隊“逆行”。“有穎姐在,我們有主心骨。”每當聽到同事們的鼓勵和讚揚,鄭穎都會説,“我是黨員,這是我應該做的。”(記者 張驁)
-
新華微評·冬奧之約:冰墩墩點燃冰雪激情
設計靈感來自大熊貓和冰糖葫蘆的“冰墩墩”成為“冬奧頂流”,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也折射出人們對冰雪運動的熱情。
-
防控疫情保春運
春運返程高峰期間,北京南站採取了電子體溫監測、機器人環境消毒、人工站內巡迴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保障旅客進出京安全。
-
在開幕式上“光膀子”冷不冷?本尊:手冷
克魯姆普頓説,非常感謝中外觀眾對他的關心,希望用好的表現回報大家。
-
彭清玥:四年後,飛得更高
17歲的彭清玥完成了在北京冬奧會跳&滑雪比賽中的最後一跳,並鎖定了新的目標。
-
上陣“親姐妹” 折戟“冰絲帶”
站在亞軍領獎&,高木美帆的臉上寫滿不甘。這是她連續兩屆冬奧會輸給同一個人,上屆輸0.2秒,這次是0.44秒。姐姐高木菜那全程見證,第一時間擁抱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