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將聚焦提升四個主導功能
2021-12-02 15:34:07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昨天(12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叢亮&&,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有利於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於加快打造區域發展新高地,有利於帶動周邊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基本形成。到2035年,現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轉移的作用全面顯現,“城市副中心質量”體系完善成熟,與周邊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副中心與雄安各有分工互為促進

  國務院於近日正式公布了《關於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

  《意見》的主要內容堅持了三項原則。第一,堅持承接疏解、錯位發展。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有序承接符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定位的功能疏解和人口轉移,提升對首都功能的服務保障能力,實現以副輔主、主副共興,與雄安新區各有分工、互為促進,有效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問題。

  第二,改革創新、試點示範。根據發展定位和實際需要,賦予北京城市副中心更大發展自主權,推動政策措施和試點示範項目先行先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第三,協同聯動、一體發展。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要求,積極推進城市副中心、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示範。

  ■第二批行政事業單位明後年入駐

  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崔述強介紹,《意見》明確了副中心的四個主導功能,今後副中心將聚焦、提升這四個主導功能。在科技創新方面,加快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應用示範項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新一輪先行先試政策將在副中心落地實施,比照中關村,“中關村有什麼政策,我們這兒就落實相關政策。”

  在行政辦公方面,2019年1月,第一批北京市的主要黨政機關,包括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協,還有相關的35個市級機關、165家單位都搬到了副中心,第二批正在籌劃。第二批的辦公設施和一些企業,特別是運河商務區一批高樓已經拔地而起、虛位以待,正在推進建設,爭取明年或到後年陸續將第二批行政事業單位搬到副中心。第一批已搬了三分之一、1.5萬人左右,還有三分之二,也就是約3萬人還要再搬到副中心,進而帶動更多的中心城區核心區的人疏解到副中心。

  在商務服務方面,依託運河商務區、張家灣設計小鎮,以及自貿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先行先試做一些嘗試性的、開創性的工作。

  ■明年7月游客可從北京坐船到河北

  在文化旅游方面,京杭大運河北京段40公里已經通航,河北段20多公里也已通航,現在正在做連接這兩段運河的工作。明年7月,游客就可以從北京坐船到河北,60多公里運河將帶動副中心和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崔述強介紹,環球主題公園一期佔地1.8平方公里,擁有十幾個項目、40多個游樂設施,反響積極。下一步,正在謀劃建設二期2.2平方公里。主題公園原計劃建設一個文化旅游區、7個酒店,目前只建了2個酒店。很多游客希望停留住宿。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副中心周邊和北三縣香河、大廠、三河等地的民宿旅游,包括通州區的民宿旅游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因為疫情原因,環球影城剛剛開園,日均接待1萬多人,峰值運營能接待11萬人。“等這個冬季過去,將會帶來更多的人氣,一天能有10萬人,一年能達到上千萬規模的游客,這將對整個副中心以及周邊地區的發展起到非常好的帶動作用。”崔述強説。

  ■通州區人口增加了近36萬人

  崔述強介紹,去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副中心通州區的人口到去年年底有184萬人,比2014年剛剛開始做疏解工作時增加了將近36萬人,也就是説每年平均有6萬人左右到通州來。與此同時,中心城區特別是核心區的人口在下降,中心城區下降了15%。

  接下來,將通過完善配套設施逐步提升副中心的承接能力。教育方面,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正在建設,建成後將有幾萬名人民大學的學生遷到通州。正在籌建的第一實驗學校屬於九年一貫制,解決小升初家長的焦慮。

  醫療方面,友誼醫院通州院區已經開診,安貞醫院主體也要遷到副中心。

  崔述強&&,交通網絡方面要更加順暢,從副中心到市中心,除了乘坐汽車、地鐵、公交等交通方式外,還在打造城市鐵路,延伸副中心線,實現從北京西站、北京站坐著國鐵到副中心上下班通勤,“我們正在跟鐵路部門洽商,爭取能把它公交化”;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將新設長陽站,服務房山長陽組團出行。

  近年來,北三縣與城市副中心協同發展規劃體系已經基本形成,河北省副省長胡啟生&&,截至目前,10條跨界道路已經建成通車,通達公交線路已達21條;大氣、水體等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一批高端高新産業合作項目落戶北三縣,特別是北京的部分優質教育和醫療資源正在逐步向北三縣延伸布局。(記者 李如意)

  (原標題:第二批行政事業單位爭取明後年陸續入駐 環球度假區二期正在謀劃建設 副中心將聚焦提升四個主導功能)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 賽場醫療保障團隊嚴陣以待
    距冬奧會還有64天,作為冬奧會冰球賽場之一,國家體育館內的醫療保障演練已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一條條突發事件標準化處置方案逐項梳理,各個醫療站管理規範逐步細化,靜候各國運動員的到來。
  • 明年待辦32件民生實事邀您投票
    昨天,2022年北京市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網上投票活動正式啟動。記者注意到,解決10萬套房屋“辦證難”問題、建成不少於25萬個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接口等有望列入明年待辦實事中。教育和醫療養老方面,北京擬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同時繼續為有需求的小學生提供暑期託管服務。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將聚焦提升四個主導功能
    昨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在商務服務方面,依託運河商務區、張家灣設計小鎮,以及自貿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先行先試做一些嘗試性的、開創性的工作。
  • 地鐵16號線玉淵潭東門站年底開通
    位於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的玉淵潭東門站計劃年底前開通,目前已經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玉淵潭東門站位於海淀區與西城區交界處,月壇南街與三里河路交叉路口上,車站呈南北向佈置,地下一層為站廳層,地下二層為站&層。
  • 542輛“北京車”將服務冬奧
    明年,將有一批“北京車”服務北京冬奧會。歐輝212輛氫燃料電池車配載全氣候耐極寒動力電池,能實現氫燃料大客車零下25攝氏度低溫啟動、零下40攝氏度低溫存放和停機自動保護,實車已完成1000公里動態路試。
荒山變青山 見證家鄉蛻變
荒山變青山 見證家鄉蛻變
北京:寒冬送“光明”
北京:寒冬送“光明”
冬日送溫暖
冬日送溫暖
北京文化消費品牌周惠民觀影活動
北京文化消費品牌周惠民觀影活動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2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