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待辦32件民生實事邀您投票
2021-12-02 15:34:03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昨天(12月1日),2022年北京市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網上投票活動正式啟動。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在前期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經過認真研究,提出8個方面、32項實事項目,12月7日前,廣大市民均可登錄“首都之窗”參與票選。記者注意到,解決10萬套房屋“辦證難”問題、建成不少於25萬個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接口等有望列入明年待辦實事中。

  ■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

  與往年一樣,2022年實事項目共分為優化基本公共服務、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提高生活便利性、方便市民出行、營造宜居環境、豐富文體生活、保障公共安全、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等8方面。

  教育和醫療養老方面,北京擬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同時繼續為有需求的小學生提供暑期託管服務。新建2000張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4家安寧療護中心,增加床位200張。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免費篩查病種有望從3種提升至10種以上。

  本市將加強門診號源精細化管理,優化門診預約診療和基層轉診預約服務,推動居民更多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首診,在全市343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開展藥品需求登記服務,精準補充藥品種類;推進醫療機構電子病歷互通共享,開放個人查詢功能。

  ■破解歷史遺留住宅“辦證難”

  針對市民住房需求,本市擬通過新建、改建、轉化等方式,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5萬套(間),竣工各類保障房8萬套(間)。推進解決10萬套歷史遺留住宅項目“辦證難”問題,破解因無房産證造成的落戶難、子女入學難、房産買賣難等難題。

  同時,繼續對12345熱線物業管理問題投訴量前100名的小區進行專項治理。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方面,新開工300個,完工100個;小區老樓加裝電梯工作有望開工400部以上,竣工200部以上,解決群眾生活不便問題。

  ■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

  民生實事還從多方面提高市民生活和出行的便利。為了讓市民就近購物、診療,2022年,本市將優化便利店布局,有望實現每百萬人口擁有連鎖便利店(社區超市)320個左右;新增300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300家醫保定點零售藥店。

  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首次被列入2021年民生實事,2022年這一項目有望持續開展。在保留傳統服務方式的基礎上,本市或將進一步推進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便利化出行試點,鼓勵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老年大學組織智慧助老技能培訓,逐步解決“數字鴻溝”問題。

  在方便市民辦事上,本市將規範政務服務事項標準,或實行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實現全市7000余個社區(村)政務服務規範化建設全覆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實施20項市級疏堵工程

  為了進一步治理交通擁堵,主要通過平交路口優化、瓶頸路段拓寬等方式,實施20項市級疏堵工程;升級改造450處路口信號燈,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針對市民呼聲較高的停車需求,2022年將梳理中心城區老舊小區周邊辦公、商場等各類公共建築的停車資源供給現狀,建立共享停車協商機制,推進停車設施有償錯時共享;利用人防工程提供5000個停車位,進一步緩解停車難題。

  ■至少建成25萬個充電接口

  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本市擬推進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規範化建設,建成不少於25萬個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設施接口。

  同時,強化疫情監測預警,利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加強小診所、小藥店發熱病人監測管理,發揮基層監測哨點作用;持續推進急救設施建設,急救呼叫滿足率穩定在97%以上;加大AED應用培訓力度,完成地鐵站點、公交場站、商圈、景區等場所從業人員急救培訓10萬人次以上。

  本市還將持續提升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逐步建立無障礙公交導乘系統;完善110、122、119等緊急熱線和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文字信息傳送、語音呼叫功能,方便殘疾人諮詢求助。

  ■擬建10處全齡友好型公園

  在環境提升方面,明年將繼續鞏固垃圾分類成果,強化居民源頭自主分類;持續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對現有3座大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進行優化升級,新增廚余垃圾日處理能力600噸以上。

  新增造林面積15萬畝,提高生態系統完整性、連通性和生物多樣性,進一步擴大綠色生態空間;提升老舊公園功能品質,建成10處百姓身邊的全齡友好型公園,滿足市民健身、娛樂、休閒等多元化需求。

  北京還將加快博物館之城建設,在50家博物館為觀眾提供免費語音導覽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博物館延時開放。推行慢行空間與城市空間有機結合,打造21條“漫步北京”文旅騎行線路。(記者 任珊)

  (原標題:明年待辦32件民生實事邀您投票 房産證“辦證難”、電動自行車“充電難”等問題有望納入)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 賽場醫療保障團隊嚴陣以待
    距冬奧會還有64天,作為冬奧會冰球賽場之一,國家體育館內的醫療保障演練已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一條條突發事件標準化處置方案逐項梳理,各個醫療站管理規範逐步細化,靜候各國運動員的到來。
  • 明年待辦32件民生實事邀您投票
    昨天,2022年北京市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網上投票活動正式啟動。記者注意到,解決10萬套房屋“辦證難”問題、建成不少於25萬個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接口等有望列入明年待辦實事中。教育和醫療養老方面,北京擬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同時繼續為有需求的小學生提供暑期託管服務。
  • 地鐵16號線玉淵潭東門站年底開通
    位於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的玉淵潭東門站計劃年底前開通,目前已經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玉淵潭東門站位於海淀區與西城區交界處,月壇南街與三里河路交叉路口上,車站呈南北向佈置,地下一層為站廳層,地下二層為站&層。
  • 542輛“北京車”將服務冬奧
    明年,將有一批“北京車”服務北京冬奧會。歐輝212輛氫燃料電池車配載全氣候耐極寒動力電池,能實現氫燃料大客車零下25攝氏度低溫啟動、零下40攝氏度低溫存放和停機自動保護,實車已完成1000公里動態路試。
  • 今天全城處處宣講“文明出行”
    今天是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是“守法規知禮讓,安全文明出行”。市交管局安監處副處長王雁飛説,截至目前已經開展了線上線下文明交通宣講、學生互動體驗課、路面勸導維護等380多場活動。
荒山變青山 見證家鄉蛻變
荒山變青山 見證家鄉蛻變
北京:寒冬送“光明”
北京:寒冬送“光明”
冬日送溫暖
冬日送溫暖
北京文化消費品牌周惠民觀影活動
北京文化消費品牌周惠民觀影活動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