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級保護鳥類密雲全都有
2021-10-19 09:01:41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遷徙季到來,成群的赤麻鴨飛臨密雲水庫。張德懷攝

  密雲區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鳥類篇日前公布,這也是本市發布的首個區級野生動物資源名錄。從早期記錄數據32科141種野生鳥類,到如今收錄21目70科388種,密雲區野生鳥類數量大幅增加,列入北京市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28種鳥類,全部在密雲出現。

  在這份名錄中,按照鳥兒的居留方式,分為在密雲全年棲息的留鳥、遷徙期路過的旅鳥、在北京地區越冬的冬候鳥、在北京地區繁殖的夏候鳥、偶然出現在北京地區的迷鳥以及放生或逃逸等情況形成的非本地野生種群五個類別,收錄了青頭潛鴨、大鴇、白枕鶴、黑鸛、金雕等列入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鳥類足有20種,大天鵝、白尾鷂、紅隼等列入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65種。另有北京市一級保護鳥類28種,包括白腰雨燕、星頭啄木鳥、大白鷺等,以及斑嘴鴨、蒼鷺等北京市二級保護鳥類115種。

  現行版《北京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鳥類》共收錄鳥類22目75科503種,其中大半在密雲棲息。這些鳥類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116種,85種已在密雲發現;列入北京市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28種,全部在密雲出現;列入北京市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122種中,超過九成在密雲發現。

  “密雲位於東亞重要的候鳥遷徙通道上,加之豐富的森林、濕地資源,每年春、秋兩季都有大批候鳥過境、停歇補給。”密雲區園林綠化局調查隊隊長張德懷介紹,鳥類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因鳥類對環境變化相對敏感,且易於監測,國際上很多城市已經將鳥類的種群動態作為城市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重要指示指標。鳥種數量增加可能是由於氣候變化導致自然擴散,也可能是迷鳥,還有可能是因為人們分類方法的改變。鳥種數量減少,可能是因為城市改造、擴建致使適合鳥類生存棲息的環境發生變化、氣候變化等原因。“因此鳥種數量的動態分析,不僅是對鳥類的深入了解,也是對我們人類生存環境變化的分析過程。”張德懷説。

  “摸清生物資源家底,才能科學準確的掌握區域內鳥種數量的動態變化,為後續鳥類保護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辦法。”據介紹,密雲區近年來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使區域內自然資源更加豐富,野生動植物資源種類和數量不斷提高,發現的新物種數量早已超出沿用多年的歷史數據。但多年來因調查人員不足、調查資金缺乏等因素,始終未對全域範圍內的鳥類資源進行科學、系統的梳理。去年底,密雲區園林綠化局對近些年積累的監測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又結合前期開展的野生動植物本底調查工作,開始着手編制《北京市密雲區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鳥類部分編制工作率先完成,並通過專家評審。(記者 王可心)

  (原標題:首個區級野生動物名錄公布 北京一級保護鳥類密雲全都有)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首體館一日內"冰冰轉換" 短道速滑世界盃將舉行
    作為又一項“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2021至2022賽季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盃中國站將於本月21日至24日在首都體育館舉行。而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資格賽的賽事強度也將對冰面進行考驗。
  • 大興機場臨空區組建“高級智囊團”
    日前,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管委會首次推出“總師制”,聘請多位專家組建為臨空區北京部分區域發展把脈的“高級智囊團”。”邱躍説,目前已有超過200項行政權力下放至大興機場臨空區,深化“放管服“改革,顧問專家們將幫助管委會進行深入研究。
  • 中關村密雲園建特种醫療設備製造基地
    日前,中關村密雲園生物醫藥産業重點建設項目——復星北鈴(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公共衞生應急産業與危重症診療技術工程中心舉行奠基儀式,標誌着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 多項全國首創試點政策落地順義
    日前,順義區公布“兩區”建設一周年成果。今年上半年,順義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984.9億元,同比增長15.1%;完成實際利用外資5.9億美元,同比增長71.2%;服務業總産值達685.55億元,同比增長15.5%,佔GDP的比重近70%,服務業“壓艙石”作用明顯。
  • 密雲野生鳥類數量大增 北京一級保護鳥類全都有
    密雲區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鳥類篇日前公布,這也是本市發布的首個區級野生動物資源名錄。現行版《北京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鳥類》共收錄鳥類22目75科503種,其中大半在密雲棲息。
北京:搭建求職&& 助力畢業生就業
北京:搭建求職&& 助力畢業生就業
北京舉行中小學生輪滑、旱地冰球比賽
北京舉行中小學生輪滑、旱地冰球比賽
北京:感受潮流藝術魅力
北京:感受潮流藝術魅力
花滑亞洲盃競賽落幕
花滑亞洲盃競賽落幕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7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