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春節年味:中華歷史文化的沉淀與回饋
2020-01-26 11:46:44 來源: 光明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每逢過年,就會傳唱起這樣一首“忙年歌”:“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趕年集;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除夕的餃子年年有。”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華夏大地升騰和彌漫著中華民族最悠久、最重視、最盛大、最溫馨、最喜樂的年味。

  春節的年味,是中華民族逐次生成、整合、定型和廣為接受的春節節令習俗事項的外溢和展示。春節民俗事項,雖然不同時期、不同地方或有小異,但大體具有過小年、掃舍塵、辦年貨、貼春聯、祭祖墓、燃炮竹、守年夜、吃水餃、拜大年、逛廟會、迎財神、過破五、送窮鬼、鬧元宵等類項。明代于謙《臘月二十四夜口號》“金爐銀燭夜生春,爆竹聲催節候新。自笑中年強隨俗,買餳裂紙祀廚神。”所載祭灶神;民國《南皮縣志》“臘月,擇日掃室宇,潔器物。二十四夜,祀灶,裏人傳神升天,至除夜,燃香燈迎之。歲除,民間祀先,謂還年。以酒米牲果相,謂之分年。除夕,蒸飯儲之,謂之歲飯。蒸米粉為糕,謂之年糕。兒女燃燈圍爐達旦,謂之守歲。是夕各戶門前,火光燭天,爆竹相聞,以辟鬼祟”所載年節習俗,與當下的過年年俗相較,雖有增益刪減 ,其中實有迭代不變的成分與元素存在。

  春節的年味,是古往今來全民情愫的共同記憶和群體釋放。無論身在何處,無論從事何等職業,臨近年關,回家過年,都是他鄉之人儲于心間的頑強心願。對家鄉親人、山水、景致和美味的全景或斷片、清晰或模糊的追味,成為回家過年的最佳理由。回家團聚、喜樂過年,是一條紅線,一頭係著拼搏奮鬥實現理想的他鄉,一條係著日漸疏離思念不已的故鄉。“春來半月度,俗忌一時閒。不酌他鄉酒,惟堪對楚山”(唐張説《耗磨日飲》),此時此刻,他鄉與故鄉,在情感深處,竟然如此裂解並分明!于是,難以抑制的、一年一次的、屢創新高的“人類大遷徙”——春運,就成為他鄉遊子回歸故裏的豐沛不息、浩浩蕩蕩、跳蕩不已的情感之流、親情之脈。

  春節的年味,充溢著對宗族祖先、長輩父母由內而外的崇拜和尊敬。春節祭祖,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重要年節禮儀,子孫通過掃墓、上香、燒紙、放鞭炮等一係列儀式,試圖憑借著這種方式表達薪火相傳、更續不輟的生命永恒祈求,以及濃鬱的親情之道和慎終追遠之心。宋陳普所作《論語·慎終追遠》一詩:“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無如事死難。喪祭兩端無愧悔,民風行作舜時看”,雖質樸無文,倒也指出了敬祖對社會秩序的維持之效。所謂祭祖,人們可以從中“原氣化之屈伸,著物理之遷變,見閭裏之禮節,係人情之醇薄。”(《荊楚歲時記》)洞察民心民俗的走向。至于合家而為的守年夜、吃水餃、拜大年,則在繞膝而坐、大快朵頤、知情懂禮的氛圍中,實現了一次親情和睦、民德歸厚的禮制回歸。

  春節的年味,是對過往的追憶和對美好未來的期望。春節,是“春天的節日”,是春冬時序的更疊,是一年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起始。“冬去更籌盡,春隨鬥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唐李福業《嶺外守歲》)“去年留不住,年來也任他。當壚一榼酒,爭奈兩年何。”(唐盧仝《守歲》)春節中的送灶神、掃舍塵、貼春聯、祭祖墓、燃炮竹、逛廟會、迎財神、過破五、送窮鬼等禮俗,都是古人敬天禮神的遺存,充滿了對除舊布新、祛惡趨善、家運昌隆的祈求,也暗自契合著“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周易》)的東方古老智慧。

  春節是一個屬于中華民族的重大節日。它是日常生活,是節令民俗,是敦倫睦族、敬天尊祖的祭祀禮教儀式,也是政治與信仰、世俗與物質的統合下的喜樂節日,是炎黃子孫傳承不息、不可替代的精神生活,更是民族文化的標誌性符號和中華節令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作者:廈門工學院教授、中國人民警察大學教授 陳國軍)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春節年味:中華歷史文化的沉淀與回饋-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550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