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上海傳承世博遺産:建分享人類智慧的城市客廳
2017-05-10 08:49:19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觀眾在世博會博物館參觀

世博會博物館第八廳“未來願景”

世博會博物館第六廳“世界文明”

  原文:建一個分享人類智慧的城市客廳——看上海如何傳承世博遺産

  編者按

  世博會,不僅是自主創新成果的體驗場、新興産業發展的風向標,更是創新理念和現代文明的交流盛會。每一屆世博會都會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一座城市,留下豐厚的物質遺産和非物質遺産。7年前,上海舉行了世博會;7年後,由上海市政府與國際展覽局合作共建的世博會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全面展示世博專題的博物館。國際展覽局為何選擇上海作為其唯一官方博物館平臺?世博遺産保護利用的上海經驗為世博文化傳承提供了哪些寶貴財富?如何讓世博遺産真正具有長久的生命力?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些話題。

  黃浦江西岸,江水奔流而去。5月1日,如祥雲舒展般,一幢氣勢恢宏、充滿靈動感的建築在江邊向世人揭開面紗,與浦江東岸的原上海世博會主建築“世博軸”遙相呼應。這一天,也是上海世博會開幕7周年紀念日。

  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世界上第一座以展示世博會發展史為主要內容的國際性博物館——世博會博物館。它是一個時間容器,容納著記憶的“瞬間”與“永恒”。它是一座城市的平臺,成為人們分享探尋、體驗和創新的“客廳”。從此,這座嶄新的地標性文化建築,將成為上海城市文化空間發展新格局的一個亮點,成為展示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形象的又一扇窗口。

  分享世博成果

  世博遺産如何利用和傳承,是一個既熟悉又新鮮的話題。

  2010年5月1日,中國首次主辦的綜合性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迎來首批遊客。當時的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達246個。此後半年間,這屆盛會創造了吸引7300多萬人次參觀的世博會紀錄。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創造了世博會歷史新的裏程碑,同時也開啟了世博會在全球范圍內的新的發展進程,讓擁有160多年歷史的世博會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早在上海世博會開幕之前,關于建設一個世博會博物館的設想就已開始醞釀,並在世博會的舉辦中逐步成熟。2010年11月,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國際展覽局(BIE)作出一項歷史性決定——將世博會誕生以來首座世博主題博物館設在中國上海。

  “就像世博會從歐洲走到北美,有歷史的淵源,中國在世博歷史上扮演何種角色,某種程度上,也是歷史的選擇。”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文森特·洛塞泰斯表示,他們之所以選擇將全球唯一的官方博物館和文獻中心設立在上海,2010年世博會的成功是原因之一;最關鍵的原因,是國際展覽局看到了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和世界旅遊城市的活力,更看到了上海與整個中國在推介國際世博品牌的過程中所體現出的自覺與使命感。這些將給世博帶去難以估量的生機。

  世博館建築設計以“世博記憶”與“城市生活”作為設計主題,一方面通過建築空間形態,映射出世博會160多年來無數個精彩難忘的事件片段,成為收納這些美好回憶的“時間容器”;另一方面則力求為市民參與以及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動提供空間,成為人們探尋、體驗、創造和分享歡樂生活的“城市客廳”。

  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局長于秀芬説:“隨著世博會博物館開門迎客,這裏將成為全球世博文化與創新的知識庫,也為中國、為上海增添面向未來的文化新地標。”

  雲集世界智慧

  世博會博物館的展陳設計與布展團隊包括中國、西班牙、意大利三國聯合團隊,且均具備世博和文化項目的豐富經驗,體現了世博館的國際性和開放辦館的理念。

  國際展覽局專家卡洛斯·迪亞茲,是世博會博物館常設展廳1~4展廳的策展人。過去的25年,迪亞茲曾到過世界上許多地方,策劃過不同主題的世博盛會:塞維利亞、裏斯本、漢諾威、米蘭……他説:“我們現在腳下的地方,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世博會博物館。”

  常設展廳的參觀從一面巨大的時間墻開始,自“1851年的倫敦”延伸至今,166年來所有的世博會名稱依次羅列。“工業革命預示著世博會的興起,世博會見證著城市面貌的改變。”迪亞茲解釋,從一開始世博會所呈現的便與“進步”“奮鬥”“發展”休戚相關。比如,1:100比例還原的“水晶宮”,即便只是模型,依舊讓今天的觀眾嘆為觀止。靜止的“水晶宮”、動態的影像,聯手還原了1851年倫敦世博會的圖景:“水晶宮”裏人來人往,而這一建築本身,由此成為世博會的標誌。

  步入“1900年的巴黎”,當年享譽世界的“機械宮”,囊括了當時最先進的蒸汽動力機械裝置。“巴黎全息劇場”則復現了早期的6屆世博會為巴黎城市帶去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夏悠宮、埃菲爾鐵塔、亞歷山大三世橋等地標建築,至今都是世博會改變城市的典型案例。”迪亞茲説,如果世博會反映著人類為近現代社會文明發展所譜寫的奮鬥史,那麼世博會博物館便如同忠實的記錄者。

  雲集世界智慧的8個常設展廳面積約9000平方米,分為八大主題,通過精細的模型制作、生動的多媒體互動手段再現昔日世博盛景。從社會和城市發展、國家身份轉變、工業和技術發展、藝術所發揮的作用,以及歷史上的重要世博會等角度呈現世博會的全貌,展現其深遠影響,以及為人類留下的豐厚精神遺産。

  傳承世博遺産

  “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這是古希臘先哲亞裏士多德的話。在世博會博物館,處處貫穿著思考和探索。

  由3730塊無色三角玻璃和銀灰色鋼骨架組成的“歡慶之雲”從“歷史河谷”中騰空而起,三根“雲柱”撐起空中走廊。參觀者在遊覽過程中步移景異,層層邁步,最終登上雲端,去探索人類文明的未來之旅。

  步入常設5-7廳,親切感撲面而來,這裏的主角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第8廳則呈現2010年世博會以後不斷延續的未來各屆世博會的精彩內容,闡釋“世博永續”的主題。

  截至目前,世博會博物館擁有18784件/套藏品。世博會博物館將注重博物館與上海城市生活、國際文化交流的結合,重點打造“文化性、市民性、平臺性”三重公共屬性,成為一個分享世博成果的城市客廳,聚焦未來發展的世界之窗和演繹歡聚融合的人文家園。

  世博會博物館館長劉繡華介紹,秉承動態傳承世博遺産的理念,緊扣“行進中的世博”主題,博物館將持續進行藏品徵集和展示,通過展示內容的動態、持續更新,體現出世博館面向未來、不同于傳統博物館的特色。

  劉繡華透露,未來,世博會博物館將搭建國際性的世博研究學者網絡平臺,一個專題性的世博圖書館也將向觀眾開放。通過舉辦一係列學術和社會教育活動,繼續傳播世博知識,推廣世博會的經驗和理念。(記者 顏維琦 曹繼軍)

+1
【糾錯】 責任編輯: 曹楨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廈門晚霞美
    廈門晚霞美
    航拍雁棲湖
    航拍雁棲湖
    “絲路金橋”引遊人
    “絲路金橋”引遊人
    “蛟龍”號眼中的深海生物世界
    “蛟龍”號眼中的深海生物世界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094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