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打贏大上海保衛戰的“江西答卷”
江西省援滬醫療隊1270名隊員,連續54個日夜堅守付出,圓滿完成了援滬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醫療質量零差錯、安全生産零事故、患者服務零投訴的優異成績,為助力打贏大上海保衛戰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江西答卷”。
不辱使命,展現“江西擔當”

4月3日,江西省援滬醫療隊在南昌火車站緊急集結,馳援上海疫情防控。
抵滬即戰“疫”。江西省援滬醫療隊分別乘坐兩趟專列,先後於3日晚11時和4日凌晨抵達上海,抵達當晚就接到臨時緊急核酸採樣任務,隊員剛到酒店就分隊一邊搬運物資,一邊組織開展院感和核酸採樣培訓,直到4日凌晨5時。雖然隊員滿是疲憊,但依然處於“戰時狀態”,早上6點就奔赴核酸採樣點開展工作。期間,共5次接受臨時核酸採樣任務,完成採樣76萬餘人次。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4月6日,江西省援滬醫療隊進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跟班對接;4月7日全面整建制接管,先後共接管4個方艙6000 張床位;4月10日,江西省援滬醫療隊管理的方艙迎來了首批680余名患者康復出院。

“最大限度地救治收治患者,盡最大努力,提升治愈率,減少重症率,減少病亡率,以最短時間幫助他們早日康復,貢獻江西力量,探索江西經驗。”江西省援滬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臨時黨委書記、指揮長羅禮生對醫療救治提出明確要求。
方艙醫院患者雖然沒有重症,但人數眾多,年齡跨度大,部分收治人員合併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針對方艙內患者情況,我們安排醫師、護士、院感防控等人員融合排班,在艙內成立病區MDT小組,組織醫護聯合查房、開展病例討論,並制定病區新冠肺炎患者診治規範,對於有基礎病的患者給予重點關注,及時處理突發情況。”江西省援滬醫療隊三隊隊長、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朱宏泉説。
4月26日,江西省援滬醫療隊二隊駐地、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N1艙、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東湖院區遠程會診中心三地連線,為方艙醫院內一名63歲有原發性肺癌消融術、慢阻肺、高血壓病史的患者進行“雲端”會診。“艙內部分患者伴有各種基礎病,對不能明確診斷的,我們依託‘大後方’進行遠程會診,將三甲醫院的臨床經驗搬到方艙來。”江西省援滬醫療隊二隊隊長、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胡輝説道。江西省援滬醫療隊充分利用後方資源,為患者進行“雲端會診”30余次,精準提供治療方案,探索了突發疫情救治新模式。
江西省援滬醫療隊五隊隊長、吉安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孫昌榮説,“在方艙我們開啟了24小時科學有序平安守護模式,醫務組、護理組和院感防控組融合排班,4小時一班,一天6班,每日安排正副執行院長24小時帶班值班,處理艙內緊急事件,確保艙內醫療護理安全。”4月12日,吉安市又增派了第二批169名醫療隊員,加強上海市浦東新區疫情防治力量,接管方艙醫院。
援滬期間,江西省援滬醫療隊管理的方艙醫院累計收治患者30203人,康復出艙28483人,其餘患者在撤離時安全平穩交接,收治人數、治愈轉歸、周轉效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三省(市)中位居第一,在各省(市、區)援滬醫療隊中穩居前列。
精準施治,貢獻江西經驗
5月7日,江西省援滬醫療隊接到指令,整建制撤離方艙醫院,當天轉戰進入上海市楊浦區市東醫院、上海市老年醫學中心、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北院、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等4家定點醫院。

面對高齡患者多、危重症多和救治任務重等困難,醫療隊一邊加強培訓、調配資源,一邊全力投入救治當中。江西在定點醫院收治患者達3400人,治愈出院2223人。5月23日,按照相關要求,江西省援滬醫療隊整建制從定點醫院撤離,在院患者安全平穩移交當地醫院。
由江西省援滬醫療隊一隊、六隊接管的上海市老年醫學中心G11、G12、G13三個病區是老年患者最集中病區之一,60歲以上患者佔82%,80歲以上患者佔近36%,年齡最大的有102歲。“高齡患者多、危重病人多、基礎疾病多是上海市老年醫學中心收治患者的特點,每天都在演繹着一個個與死神賽跑,搶救危重患者的故事。我們對患者進行臨床分級,關口前移、早期干預,最大限度防止輕轉重、重轉危,堅決守住零死亡率、零醫療差錯率的醫療質量安全底線。”江西省援滬醫療隊一隊隊長、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金國強説道。
實踐證明,中醫藥對防治新冠肺炎具有明顯成效。江西省援滬醫療隊四隊隊長、九江市中醫院院長伍宏澤,負責援滬醫療中醫藥工作,他説,“針對焦慮、有睡眠障礙的患者,經指導其穴位按摩,睡前艾葉泡腳,練習八段錦和益腎操等,睡眠有了明顯改善。”
用心守護,詮釋大愛仁心
江西省援滬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臨時黨委書記、指揮長羅禮生強調,“要熟悉上海的風土人情,用心用情、用技術與收治人員相互融合、相互交流,有效讓每一位收治患者安心留治觀察休養。”江西省援滬醫療隊在醫療護理中,積極創新服務模式,針對不同患者情況,提供個性化、人性化服務。
為了讓患者充分了解方艙,安心入艙觀察治療,江西省援滬醫療隊開發了一份線上“入艙健康指南”,涵蓋“自我防護”“新冠小知識”等9大模塊,包含從入艙到出艙的各類注意事項,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焦慮和艙內醫務人員人手緊張的問題。

方艙內“一老一小”最為脆弱,也最需要關注。江西省援滬醫療隊一隊隊員、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理部主任曹英是一位援鄂老兵,她進N3方艙查房發現,孩子們都趴在床上或者床旁的小桌子上學習,環境也吵鬧,她和隊員們想盡辦法騰挪出一塊相對獨立、採光好、較為安靜的場所,佈置了一間“愛滬課堂”,得到小朋友和家長的一致認可。
除了愛“滬”課堂,江西省援滬醫療隊還在方艙內開展了一系列暖心人文關懷服務,設置“親子收治”區域,設計“洪洪佑佑”卡通人物,舉辦書畫比賽,開展“趣味講黨史”等活動,豐富艙內生活,也讓防疫更有了溫度。
攜手戰疫,彰顯贛滬情深
浦江贛江波連波,江西上海心連心。江西省援滬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臨時黨委書記、指揮長羅禮生動情地説,“一直以來上海為江西建設和發展給予了無私的援助,這次江西支援上海抗疫,既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體現,更是感恩互助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
在援滬工作期間,江西省援滬醫療隊員與上海市民發生了很多感人故事。
5月8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指揮部送來了一封感謝信,“我們經歷了31個日日夜夜的共同堅守,我們相互配合、商討工作、交流經驗、分享心聲,經過一個多月的並肩作戰,共克時艱,我們已經成為最親密的戰友和夥伴”。
援滬工作期間,江西省援滬醫療隊與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仁濟團隊以及進駐的四家定點醫院團結協作、共克時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醫院之間合作交流加強,這將有力促進贛滬緊密協助,促進衞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楊燕兵、易雙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