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聞分析:從阿巴斯訪華看中國在解決巴以問題上的重要作用
2017-07-22 17:10:04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 新聞分析:從阿巴斯訪華看中國在解決巴以問題上的重要作用

  新華社記者呂迎旭

  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20日結束對中國的國事訪問。訪問期間,中巴簽訂多項合作協議,中國國家領導人在會見阿巴斯時還提出中國對于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新“四點主張”。

  分析人士認為,時隔4年,阿巴斯作為國家元首再次訪華源自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中方提出的新“四點主張”將在今後數年決定中國對巴以政策的走向,值得關注。

  首先,巴以談判自從2014年以來一直處于停滯狀態,而目前中東衝突矛盾層出不窮,巴勒斯坦問題處于被“邊緣化”的地位。因此,巴方特別希望這一問題得到重新關注和外部力量的推動。

  另一方面,美國對巴以政策不明朗。特朗普上臺後一改美國的傳統立場,對解決巴以問題的“兩國方案”模糊其辭,盡管今年5月阿巴斯和特朗普實現了互訪,6月特朗普還派出兩位特使出訪巴以,但美方的巴以政策仍然虛多實少,始終沒有提出一個推進巴以問題解決的具體可行方案。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是世界主要大國中唯一一個自始至終都在巴以問題上支援巴勒斯坦的國家,巴方自然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的支援。”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名譽所長朱威烈説。

  2013年5月,阿巴斯訪華時,中方曾提出中國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四點主張”。而在此次提出的新“四點主張”裏,可以發現,不僅有對巴以問題傳統立場的延續,如支援“兩國方案”,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等,也有創新。

  創新體現在中國不僅提出支援巴勒斯坦發展經濟的具體措施,如支援中國企業到巴勒斯坦投資、同巴方合作建設工業區、太陽能電站項目等。同時倡議啟動中巴以三方對話機制,協調推進援助巴方的重點項目。

  在推動巴以和談方面,中方還另辟蹊徑,提出召開巴以和平人士研討會,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啟智獻策。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問題專家陳雙慶表示,在目前巴以矛盾尖銳、啟動官方直接談判無望的情況下,通過對話促進雙方的接觸、交融,這一民間交流渠道或將成為日後巴以啟動政治對話的鋪路之舉。

  原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指出,中國在巴以問題上的新舉措,清晰地折射出中國解決中東問題的新思路,那就是“以發展促和平”。

  吳思科認為,中國在推動中東和平方面,“不是坐而論道,而是有所行動,在一步步做起來”。

  有分析認為,自2013年以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領導人都多次到訪中國,可以看出,巴以方面對于中國的重視程度在提高,他們都希望中國在巴以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陳雙慶指出,在巴以問題上,中國的優勢在于它和巴以雙方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能請雙方坐下來當面溝通,而且不存在美國偏袒以色列的做法。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中東問題專家吳毅宏認為,此前,中國雖然被排斥在中東問題四方委員會(包括聯合國、歐盟、美國、俄羅斯)之外,但隨著國家實力的增強,巴以對于中國角色的歡迎程度在提高,雙方都期待中國在勸和促談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中國在中東地區角色日益活躍,不僅建立特使機制,任命中東問題特使造訪該地區勸和促談,而且中國領導人近年來也多次訪問中東地區,表明中國願做中東和平的建設者和中東發展的推動者。

  吳毅宏説,在新世紀,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中東的推進,“建設性的介入是必要的,利益在延伸,外交政策也要調整”。中東地區如何結束半個多世紀的動蕩,實現和平,需要國際社會的群策群力。中國理應貢獻一份智慧和力量。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甘肅嘉峪關雨後現火燒雲美景
    甘肅嘉峪關雨後現火燒雲美景
    杭州:運河古韻煥發新生
    杭州:運河古韻煥發新生
    成都二環高架穿“綠衣”
    成都二環高架穿“綠衣”
    重慶60米深地鐵站成“網紅”
    重慶60米深地鐵站成“網紅”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136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