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聞分析:FBI局長去職風波的三因三果
2017-05-11 18:49:00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華盛頓5月10日電 新聞分析:FBI局長去職風波的三因三果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劉陽

  華盛頓紙牌屋眼下是口沸騰的開水鍋。美國總統特朗普9日突然解除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科米的職務,掀起了新的政治波瀾。

  科米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第七任局長,也是歷史上第二位任期未滿就被罷官的局長。其實,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盼望科米被炒魷魚的人都太多了。

  在2016年美國大選中,聯邦調查局調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克林頓任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伺服器處理公務郵件問題。科米于7月宣布無證據顯示希拉裏有意違法,建議不予起訴,這就大大得罪了共和黨。而10月底又宣布重啟“郵件門”調查,重挫了希拉裏選情,因此又大大得罪了民主黨。希拉裏最近曾公開説,如果在科米制造“十月驚奇”的前一天投票,她現在已經是美國總統了。

  但是既然兩黨都不待見科米,為何他的去職引發軒然大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是時機,遭解職數日前,科米正在主持聯邦調查局關于特朗普競選團隊與俄羅斯關係的調查。共和黨參議員詹姆斯·蘭克福德10日説,他對科米被解職感到困惑,“不理解為什麼在此時,為什麼在此刻”。

  二是理由,美國白宮和司法部宣稱是因為科米對希拉裏“郵件門”的錯誤處理,對此不僅民主黨人不信,公開質疑的共和黨參議員也不乏其人。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前總統候選人麥凱恩10日表示,他認為特朗普解除科米職務“理由不充分”、“對此感到失望”。的確,若因希拉裏“郵件門”,何必等到現在?特朗普甫一掌權即解除科米職務,還能彌補大選裂痕、爭取人心。況且,司法部尚未完成關于科米有無不當處理“郵件門”的內部審查。

  三是方式,白宮的處置方式被普遍認為過于突兀,事先高度保密,缺乏溝通鋪墊,就連科米本人都是在洛杉磯向FBI員工發表講話時,看電視才得知的。多名共和黨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特朗普政府與國會進行足夠溝通,提出更能服眾的解職理由,眼下的政治波瀾本來可以避免。

  面對沸騰物議,特朗普10日在白宮表示:“很簡單,他(科米)沒把工作幹好”。副總統彭斯則斷然否認解除科米職務與“通俄門”調查有關。白宮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也爆料稱,特朗普從當選總統之日起就打算炒掉科米,對他過去3個月的工作感到失望。

  而針對此事的後果,分析人士認為,科米去職引發的這場軒然大波,對特朗普政府和共和黨都産生了消極影響。首先,如果真像民主黨質疑的那樣,解除科米職務是為了阻礙“通俄門”調查,那麼效果顯然適得其反。“通俄門”的政治熱度和公眾關注度正急劇上升,調查有加速進行之勢。

  其次,突然解除科米職務,而理由又未能服眾,導致特朗普政府的公眾信任度受損,反擊“通俄門”調查的難度加大。目前,司法部長塞申斯、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德溫·努涅斯都被迫回避涉俄調查,此次為特朗普解除科米職務出謀劃策的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受到很大壓力,有可能也將回避調查。

  再次,科米遭解職所掀起的波瀾,分散了本應聚焦稅改和醫改的共和黨人精力,而民主黨卻獲得新的博弈砝碼。美媒認為,科米去職風波和“通俄門”調查,可能在2018年的國會中期選舉時,為民主黨加分,而使共和黨失分。

  特朗普執政已逾百日,但民調支援率一直低迷。10日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他的不支援率為58%;支援率則再創新低,僅為36%。顯然,此次特朗普對解除科米職務的處理,也難以擴大他的民意支援基礎。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長春:鬱金花開
    長春:鬱金花開
    ICU裏的男護士
    ICU裏的男護士
    一只“大鳥”的光榮謝幕
    一只“大鳥”的光榮謝幕
    屈原故裏粽飄香
    屈原故裏粽飄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0957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