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潘登的“穿越之旅”
2017-05-11 18:25:43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羅馬5月11日電 通訊:潘登的“穿越之旅”

  新華社記者 王星橋

  “30多年前,我活躍在古老的絲綢之路沿線,沿途到過中亞國家,後來就到了中國。”

  回憶起幾十年前的經歷,78歲的詹卡羅·帕納雷拉揮動著雙手,言語間難掩興奮,“年輕時的我愛幻想,滿腦子都是馬可·波羅、利瑪竇等人的傳奇故事。”

  因此,帕納雷拉辭了公職,加入一家農業設備公司,開啟了他的“探險之旅”。

  “我沿著古人開辟的道路一直到了中國,目睹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成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收獲之一”。

  上世紀70年代末,“冷戰”尚未結束,東方對于意大利來説像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吸引著眾多尋求新市場的商家。帕納雷拉所在的公司捷足先登,他也在1986年第一次來到北京,參加機械設備展,展示意大利先進的葡萄酒制造設備。

  出于對葡萄和葡萄酒的研究熱情,帕納雷拉後來去了新疆。自那時起,在工作之余,他開始深入探究絲綢之路對東西方交往的貢獻,研究葡萄和葡萄酒傳播之路與絲綢之路的關係。

  2007年10月,在德國美因茨大學舉辦的中德葡萄酒文化國際研討會上,帕納雷拉宣講了他關于“葡萄和葡萄酒之路”的學術論文,獲得了與會者的一致認同。

  除了中國的西北地區,帕納雷拉還多次去過廣東、江蘇、河北等地,並且目睹了中國近30年來的巨大變化。

  他對在中國乘坐火車的經歷印象尤深:“過去,火車開得慢,車廂很擁擠,票也不好買。買不到坐票的時候,我就坐在車廂之間的過道上。而現在,動車和高鐵又快又舒服。這種變化你不親自體會就感受不到。我經歷了中國的快速發展,見證了中國走向富強的過程。”

  “當你看到中國30多年來發生的變化,就可以想像中國將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變化”。

  幾年前,帕納雷拉開始把自己對于葡萄和葡萄酒之路的研究寫成書。

  “我在寫《葡萄與葡萄酒之路》這本書的時候,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我聽到後就立刻決定將書名改為《時代之路》,因為我覺得中國給當代世界指出了一條和平發展的道路。”帕納雷拉説。

  點開書籍的電子版,一張張具有歷史感的老照片出現在螢幕上,帕納雷拉指著螢幕講述起那條古老道路上發生的時代故事。

  《時代之路》記錄了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以及帕納雷拉本人多年的經歷,以特有的書寫方式解讀了帕納雷拉所理解的葡萄酒之路和古代絲綢之路的關係。

  帕納雷拉有個中國名字——潘登。潘登與攀登諧音,這個名字蘊含著克服困難的力量。

  在這本書的古代部分,潘登作為主角來介紹葡萄酒之路的歷史;現代部分,則由帕納雷拉講述他個人的真實經歷。

  “我讓自己穿越時空,”帕納雷拉笑著説,通過潘登和帕納雷拉來展示那條路上的歷史和現實,以及未來的願景。

  因對葡萄酒在古絲綢之路沿線傳播有著深入的研究,現任意大利葡萄酒時代網站主編的帕納雷拉對于“一帶一路”的建設構想和實踐,有著堅定的信念。“這個發展倡議必將為世界注入新的活力,帶來繁榮與穩定。”

  他反覆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中有很多機遇,作為馬可·波羅的故鄉,意大利理應積極參與。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長春:鬱金花開
    長春:鬱金花開
    ICU裏的男護士
    ICU裏的男護士
    一只“大鳥”的光榮謝幕
    一只“大鳥”的光榮謝幕
    屈原故裏粽飄香
    屈原故裏粽飄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095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