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國造船業何以驚嘆世界
2017-08-29 10:43:34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世界最大水泥運輸船圓滿交船、亞洲最大改建半潛船順利交付、全球最大集裝箱船將在上海建造、世界最大LNG動力汽車運輸船建造與設計合同生效……近期,一係列世界之最、亞洲之最船舶的建成或訂單的落地讓中國造船業再次成為全球焦點。

  新接訂單穩居第一

  “韓國造船業期待已久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落入了中國手中,韓國造船行業普遍感到了‘切膚之痛’。”對于近日法國達飛輪船分別與滬東中華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簽署超大型集裝箱船建造意向書,韓媒如是評價。

  韓國《中央日報》網站近日報道稱,此次訂單大戰圍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集裝箱船訂單展開,因此備受矚目。該訂單包括9艘2.2萬TEU級的超大型集裝箱船,總訂單額達到96億元人民幣左右。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集裝箱船訂單是三星重工業公司今年5月建造的2.1413萬TEU級集裝箱船。而且,韓國現代重工業公司、三星重工業公司和大宇造船海洋公司等韓國三大造船公司集體參與了這場訂單競爭,韓國業界也曾一度預測現代重工業公司有望拿下訂單,但結果卻打破了人們的預期,中國造船公司完勝韓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大單前,另一筆價值約52億元人民幣的訂單也成功“落戶”中企。6月29日,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與日本商船三井公司簽訂了4艘17.4萬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的建造合同。

  上半年,中國骨幹船舶企業批量承接8.4萬立方米超大型氣體運輸船(VLGC)、11.5萬噸成品油船、1.75萬噸化學品船、1.55萬噸貨物滾裝船、1.3萬噸甲板運輸船和極地探險郵輪等一批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訂單。上半年,中國新接船舶訂單463萬修正總噸,同比增長11.3%,位居全球第一,新船修載比(修正總噸/載重噸)達到0.4,再創歷史新高。

  總體來看,隨著中國造船業的快速崛起,從衡量造船業整體發展的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這3大世界造船指標來看,中國造船業已多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其中,根據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數據,近5年來,中國造船業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均穩居世界第一,造船完工量有4年位居世界第一、1年居第二。今年上半年,中國造船業3大指標再次站穩世界第一的位置。

  “當前,全球造船業整體表現依舊低迷,市場需求仍不高。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造船業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十分可貴。而就市場競爭來看,目前基本是中日韓三分全球造船業天下的格局,而中國企業能成功擊敗韓國企業拿下大單、並從日本企業手中接過訂單,這背後體現的是中國造船業的競爭力。”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胡文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逐步邁向高附加值

  長期以來,談到中國造船業,不少人總會將其與低附加值聯繫起來,但如今人們或許該改變改變這一看法了。以這次史上最大規模的集裝箱船訂單為例,《中央日報》網站報道就表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船只要求同時具備傳統廉價丙級鍋爐油和環保燃料液化天然氣驅動係統,屬于雙燃料係統的高附加價值船只而非廉價船舶。因此,在這個訂單上落選,更令韓國感到五味雜陳。

  事實上,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造船業正逐步從低附加值市場轉向大型郵輪、LNG船和大型集裝箱船等高附加值造船市場。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此前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船舶工業經濟運作分析》指出,上半年,中國骨幹船舶企業建造的全球最先進6000噸拋石船、全球首制2.5萬噸LNG高壓雙燃料雜貨船、全球最大3.8萬立方米乙烯運輸船、全球最大2.1萬噸水泥運輸船、全球最大1.9萬噸客箱船、圓筒型浮式生産儲卸油平臺(FPSO)、半潛式海洋牧場、飽和潛水支援船等一批高端船型和海洋工程裝備成功交付船東。2萬箱集裝箱船順利出塢,8.5萬立方米超大型乙烷乙烯運輸船開工建造,全球最大非官方醫院船等項目有序推進。

  “當前中企建造的高附加值船舶越來越多,這符合市場需求的變化,特別是隨著國際市場對船舶環保、技術等方面要求的提升,高附加值船舶正成為重要的競爭領域。”胡文龍表示,而隨著中國船企加快布局這一市場,積極推動技術水準的改進與提升,並加強國際合作、引入全球創新資源,中國造船業在高附加值船舶市場的競爭力持續提升。

  與此同時,在政策上,國家也大力支援造船業加快轉型升級。今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船舶工業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6-2020年)》(下稱《行動計劃》)。專家指出,該計劃有3點特別值得留意:一是強調船舶工業配套,加強配套保障以提升中國船舶工業的整體效率。目前中國已經開始建造國産豪華遊輪,這種船更需要強大的配套能力;二是打造中國品牌,這是中國制造進入新階段的必然要求;三是提出金融和保險支援,鼓勵金融機構和保險機構支援船舶工業。

  未來前景依然光明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已是當之無愧的造船大國,而且隨著創新能力的增強、結構體係的改善、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以及國內需求的加快釋放,中國正在加快轉向造船強國。”胡文龍説,盡管目前受國際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中國造船業面臨著訂單難接、利潤下降、外部風險等問題,但就整體形勢而言,中國造船業仍將能保持優勢,未來前景依然光明。

  國外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今年6月份發布的《中國造船業研究報告:2017-2021》就預計,未來幾年中國造船業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中,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船企擁有比日韓更低的成本優勢;與此同時,國內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中國造船業面臨的外部環境有所改善。國際造船業權威咨詢機構克拉克松近日表示,自從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造船業歷經約10年産能過剩與貿易活動銳減的打擊,如今該行業終于開始出現“根本性的轉變”,換句話説,造船業目前正在復蘇當中。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預測,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有所回升,海運貿易需求略有增長。部分細分船型市場開始出現復蘇,成品油船、中小型化學品船、支線集裝箱船、液化氣船以及特種船舶市場需求空間較大。預計2017年,中國造船完工量約4000萬載重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有望比上年增長。

  面對著總體向好的前景,未來幾年,中國造船業到底能夠實現怎樣的發展?

  《行動計劃》給出了明確目標:到2020年,力爭步入世界造船強國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先進國家行列。力爭造船産量佔全球市場份額在“十二五”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海洋工程裝備與高技術船舶國際市場份額達到35%和40%左右;産業集中度大幅提升,前10家造船企業造船完工量佔全國總量的70%以上;科技創新能力進入世界造船先進行列。(本報記者 邱海峰)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全運會·多棱鏡】和爸爸一起領獎
    【全運會·多棱鏡】和爸爸一起領獎
    武漢天河機場T3航廈8月31日啟用
    武漢天河機場T3航廈8月31日啟用
    孫楊訓練備戰
    孫楊訓練備戰
    江西撫州發現明代戲劇家湯顯祖墓葬具體位置
    江西撫州發現明代戲劇家湯顯祖墓葬具體位置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2156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