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的通知
2017-07-13 17:20:31 來源: 中國政府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三、開展重大行動

  (一)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

  開展孕前和孕産期營養評價與膳食指導。推進縣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對孕婦進行營養指導,將營養評價和膳食指導納入我國孕前和孕期檢查。開展孕産婦的營養篩查和幹預,降低低出生體重兒和巨大兒出生率。建立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咨詢平臺。

  實施婦幼人群營養幹預計劃。繼續推進農村婦女補充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項目,積極引導圍孕期婦女加強含葉酸、鐵在內的多種微量營養素補充,降低孕婦貧血率,預防兒童營養缺乏。在合理膳食基礎上,推動開展孕婦營養包幹預項目。

  提高母乳餵養率,培養科學餵養行為。進一步完善母乳餵養保障制度,改善母乳餵養環境,在公共場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建立母嬰室。研究制定嬰幼兒科學餵養策略,宣傳引導合理輔食餵養。加強對嬰幼兒腹瀉、營養不良病例的監測預警,研究制定並實施嬰幼兒食源性疾病(腹瀉等)的防控策略。

  提高嬰幼兒食品品質與安全水準,推動産業健康發展。加強嬰幼兒配方食品及輔助食品營養成分和重點污染物監測,及時修訂完善嬰幼兒配方食品及輔助食品標準。提高研發能力,持續提升嬰幼兒配方食品和輔助食品品質。

  (二)學生營養改善行動。

  指導學生營養就餐。鼓勵地方因地制宜制定滿足不同年齡段在校學生營養需求的食譜指南,引導學生科學營養就餐。制定並實施集體供餐單位營養操作規范。

  學生超重、肥胖幹預。開展針對學生的“運動+營養”的體重管理和幹預策略,對學生開展均衡膳食和營養宣教,增強學生體育鍛煉。加強對校園及周邊食物售賣的管理。加強對學生超重、肥胖情況的監測與評價,分析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影響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綜合幹預措施。

  開展學生營養健康教育。推動中小學加強營養健康教育。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內外營養健康教育活動。

  (三)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

  開展老年人群營養狀況監測和評價。依托國家老年醫學研究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健全中國老年人群營養篩查與評價制度,編制營養健康狀況評價指南,研制適宜的營養篩查工具。試點開展老年人群的營養狀況監測、篩查與評價工作並形成區域示范,逐步覆蓋全國80%以上老年人群,基本掌握我國老年人群營養健康狀況。

  建立滿足不同老年人群需求的營養改善措施,促進“健康老齡化”。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家養老人群提供膳食指導和咨詢。出臺老年人群的營養膳食供餐規范,指導醫院、社區食堂、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機構營養配餐。開發適合老年人群營養健康需求的食品産品。對低體重高齡老人進行專項營養幹預,逐步提高老年人群的整體健康水準。

  建立老年人群營養健康管理與照護制度。逐步將老年人群營養健康狀況納入居民健康檔案,實現無縫對接與有效管理。依托現有工作基礎,在家庭保健服務中納入營養工作內容。推進多部門協作機制,實現營養工作與醫養結合服務內容的有效銜接。

  (四)臨床營養行動。

  建立、完善臨床營養工作制度。通過試點示范,進一步全面推進臨床營養工作,加強臨床營養科室建設,使臨床營養師和床位比例達到1:150,增加多學科診療模式,組建營養支援團隊,開展營養治療,並逐步擴大試點范圍。

  開展住院患者營養篩查、評價、診斷和治療。逐步開展住院患者營養篩查工作,了解患者營養狀況。建立以營養篩查—評價—診斷—治療為基礎的規范化臨床營養治療路徑,依據營養階梯治療原則對營養不良的住院患者進行營養治療,並定期對其效果開展評價。

  推動營養相關慢性病的營養防治。制定完善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及癌症等慢性病的臨床營養幹預指南。對營養相關慢性病的住院患者開展營養評價工作,實施分類指導治療。建立從醫院、社區到家庭的營養相關慢性病患者長期營養管理模式,開展營養分級治療。

  推動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治療膳食的規范化應用。進一步研究完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標準,細化産品分類,促進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研發和生産。建立統一的臨床治療膳食營養標準,逐步完善治療膳食的配方。加強醫護人員相關知識培訓。

  (五)貧困地區營養幹預行動。

  將營養幹預納入健康扶貧工作,因地制宜開展營養和膳食指導。試點開展各類人群營養健康狀況、食物消費模式、食物中主要營養成分和污染物監測。因地制宜制定膳食營養指導方案,開展區域性的精準分類指導和宣傳教育。針對改善居民營養狀況和減少特定污染物攝入風險,研究農業種植養殖和居民膳食結構調整的可行性,提出解決辦法和具體措施,並在有條件的地區試點先行。

  實施貧困地區重點人群營養幹預。繼續推進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和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逐步覆蓋所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鼓勵貧困地區學校結合本地資源、因地制宜開展合理配餐,並改善學生在校就餐條件。持續開展貧困地區學生營養健康狀況和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針對貧困地區人群營養需要,制定完善營養健康政策、標準。對營養幹預産品開展監測,定期評估改善效果。

  加強貧困地區食源性疾病監測與防控,減少因食源性疾病導致的營養缺乏。加強貧困地區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和報告係統建設,了解貧困地區主要食源性疾病病種、流行趨勢、對當地居民營養和健康狀況的影響,重點加強腹瀉監測及溯源調查,掌握食品污染來源、傳播途徑。針對食源性疾病發生的關鍵點,制定防控策略。開展營養與健康融合知識宣傳教育。

  (六)吃動平衡行動。

  推廣健康生活方式。積極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廣泛開展以“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為重點的專項行動。推廣應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導日常飲食,控制食鹽攝入量,逐步量化用鹽用油,同時減少隱性鹽攝入。倡導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則,堅持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的膳食模式,推動國民健康飲食習慣的形成和鞏固。宣傳科學運動理念,培養運動健身習慣,加強個人體重管理,對成人超重、肥胖者進行飲食和運動幹預。定期修訂和發布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身體活動指南等。

  提高運動人群營養支援能力和效果。建立運動人群營養網絡資訊服務平臺,構建運動營養處方庫,推進運動人群精準營養指導,降低運動損傷風險。及時修訂運動營養食品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提升運動營養食品技術研發能力,推動産業發展。

  推進體醫融合發展。調查糖尿病、肥胖、骨骼疾病等營養相關慢性病人群的營養狀況和運動行為,構建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營養運動健康管理模式。研究建立營養相關慢性病運動幹預路徑。構建體醫融合模式,發揮運動幹預在營養相關慢性病預防和康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四、加強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地方各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強化組織保障,統籌協調,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將國民營養計劃實施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評,確保取得實效。各級衛生計生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明確職責分工,加強督查評估,將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二)保障經費投入。要加大對國民營養計劃工作的投入力度,充分依托各方資金渠道,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多元化投入,並加強資金監管。

  (三)廣泛宣傳動員。要組織專業機構、行業學會、協會以及新聞媒體等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主題宣傳活動,增強全社會對國民營養計劃的普遍認知,爭取各方支援,促進全民參與。

  (四)加強國際合作。加強與國際組織和相關國家營養專業機構的交流,通過項目合作、教育培訓、學術研討等方式,提升我國在營養健康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上一頁 1 2 3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強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60112131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