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文明城市張家港:內外兼修提氣度
2017-04-24 11:21:12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京4月24日電(記者劉巍巍)一個人要給他人留下美好印象,僅靠梳洗打扮、穿兩件幹凈衣服,是遠遠不夠的。一座城市亦然。

  江蘇省張家港市多年來將環境風貌、公共秩序與人文精神、文化品位齊抓共治,促進“顏值”與“氣質”並進,推動城市文明內外兼修。

  春季的張家港,美景無處不在。張家港文明城市的建設,正是從創造環境文明開始起步的。

  還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張家港就以解決臟亂差問題為重點,在衛生創建和環境整治中,以“一把手抓兩手、兩手抓兩手硬”的特色經驗一舉成為全國典型。1994年成功入選首批國家衛生城市。

  張家港人腳步不停。1995年,他們率先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理念,並在2005年將首批國家文明城市的榮光寫入城市發展史冊。

  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張家港文明的內涵在不斷豐富,不斷深化。

  以綠為綱,以水為靈,以園美市,是張家港堅定不移的生態建設路線。植綠、造園、治水,把廢棄的窯洼地建成山水相依的張家港公園;把高速公路集中取土的低洼地建成佔地4.25平方公里的暨陽湖生態園區;把市中心的梁豐生態園建成生長15大類、1500種植物的生物多樣性森林公園;把百裏沿江濕地建成蘆葦搖曳的天然生態屏障……如今的張家港已經呈現出一幅“橫看成林側如畫,移步之間皆美景”的江城畫卷。

  從環境育人中起步,在文化樹人中升華。“如今,張家港文明已進入新的建設時期,我們正大力推進人文素質升級工程,通過文化熏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張家港市委書記朱立凡向記者介紹。

  1962年,張家港市經國務院批準,由江陰、常熟兩縣的各一部分組建而來。對文明的孜孜以求,引領張家港人開拓了一條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特色路徑。

  通過開展群眾身邊的文化活動,涵育城市內在“氣質”。佔地面積近300畝的張家港市文化中心,常年免費向市民提供高品質、多樣化的公共文化服務;“村村演”活動自2006年啟動以來,每年在鄉村、社區、企業、學校等演出近千場,被老百姓譽為張家港的“同一首歌”。

  在張家港新華書店,稚氣未脫的小學生朗讀者帶來的《原來我這麼棒》,吸引了不少市民久久駐足。張家港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孫鈺説,從閱讀起步,與圖書親密接觸,讓原本抽象的城市文化變得可觸可感。

  在全國縣級市首條步行街——沙洲中路步行街上,道德模范故事、身邊好人事跡展示隨處可見。“購物休閒之余,被好人文化感染、感動。”到張家港訪親戚的國網昆山市供電公司員工卜凡榮説,“好人一條街”讓作為遊客的他,體會到了這座城市對文化的敬畏和信仰。

  張家港人還悉心呵護這片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文化果實,傾心打造“一鎮一品”的特色文化格局。塘橋鎮是遠近聞名的“圍棋之鄉”,每年都要舉辦群眾性千人圍棋大賽。楊舍鎮是“江蘇省民間藝術之鄉”,全鎮擁有腰鼓、旱船、秧歌、剪紙、根雕、農民畫等業余藝術團隊20多支3000余人。結合地處江尾海頭的區位優勢,張家港深挖長江文化內涵,形成了河陽、香山、沙上等區域文化品牌。“用優秀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涵育人們的精神特質,用全民閱讀等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彰顯城市的氣度風韻,張家港建設文化厚重的文明城市,仍然在路上。”朱立凡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裏的蘇式園林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裏的蘇式園林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溫哥華舉行樂高積木展
    溫哥華舉行樂高積木展
    福建湄洲灣北岸崛起港口群
    福建湄洲灣北岸崛起港口群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086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