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養老立法如何破解老無所依之困?

2015年02月01日 19:52:06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2月1日電 在中國“最老縣”江蘇如東縣,60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28%。因為老年人居多,這裏的夜生活也結束得比周邊縣城要早。

    如東只是中國迅速“變老”的一個縮影。截至2013年,北京市戶籍老齡人口比例達到21.2%。上海市戶籍老齡人口比例超過27%。經濟大省江蘇,2014年底戶籍老齡人口比例也達到了20.57%的歷史新高。有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老年人口總數已超過2億,並且以每年1000萬的速度增長。

    老齡化加速帶來了養老服務、老年醫療、老年人權益保障等多方面問題。記者在近期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上發現,以立法的形式規范養老資源投入和分配、提升養老服務品質,正成為各地共同的行動。代表委員們認為,通過立法強化養老服務的制度設計,將讓老有所依更有保障。

    1月25日,浙江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以98.7%的讚成率高票通過《浙江省社會養老服務促進條例》,這是全國首部由地方人代會通過的社會養老服務地方性法規。僅過了4天,1月29日,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並成為今年唯一一部上該市人代會審議的法規。地方代表委員們認為,養老地方立法提交地方人代會集體審議,體現了各地對該項立法廣泛吸收民意的重視。

    其他省份的養老立法也在加速。在江蘇,《江蘇省養老服務條例》已經列入該省2015年重點立法計劃,相關部門正在起草草案,預計下半年將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在湖北,相關法規也正在醞釀。

    “立法代表了民意導向和資源投向,有立法引領,養老事業才能獲得長足發展。”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臘生説,全國養老床位總數最多的江蘇,每千名老年人也僅能分到33.5張床,也就是説30個老人要“搶”1張床。當前養老産業的發展難點就是行業規范和資源投入,而立法正是要解決這些問題。

    據了解,目前養老服務投入超過10億元的省份已有上海、浙江、山東、四川4個,北京、江蘇等在養老立法後,相關投入也從現在6億元左右進一步增加。

    “目前,養老機構經費主要靠政府補貼和資助,政府的財力有限,難以擴大再投入。”江蘇省政協委員高慧指出了社會資金進入養老服務的重要性。《浙江省社會養老服務促進條例》針對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遇到的困難,明確了用地、融資、財政補助等方面的激勵政策和保障措施,鼓勵民間資本設立多種類型的養老機構,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

    在投入增加的同時,立法也將使養老基本服務有保障。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柳紀綱就表示,《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將解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遇到的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特別是在用餐、醫療衛生、家庭護理和緊急救援等方面的服務需求。

    “立法最重要的是使養老服務更規范”。湖北省政協委員、省民政廳廳長彭軍説,此前養老服務責任糾紛無法可依,養老機構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嚴重挫傷了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機構的積極性。作為全國第一部養老領域的地方性法規,2014年6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養老機構條例》就是為支援引導並規范管理社會力量興辦、運營養老機構而進行的立法。

    正如養老服務是一個體係,養老立法也應是一個體係。江蘇省政協委員、省民政廳廳長侯學元強調在養老立法的同時需要相關的部門規章支撐,以便讓相關法條落到實處。他表示,2014年,江蘇密集出臺了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加強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金融財政支援養老服務業發展、推進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工作、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等一係列養老服務政策文件,為養老立法的落地準備了較為完備的政策體係。

    立法最終落實還要靠執行。在各地採訪中,記者聽到更多代表委員們建議,他們熱切希望各類養老法律法規在加快出臺的同時更要擲地有聲。(記者:楊紹功、孔祥鑫、羅鑫、岳德亮)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00111421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