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中共中央國務院
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

2015年02月01日 19:02:1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2月1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全文如下:

    2014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深化農村改革力度,糧食産量實現“十一連增”,農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農村公共事業持續發展,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貢獻。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必須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國內農業生産成本快速攀升,大宗農産品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如何在“雙重擠壓”下創新農業支援保護政策、提高農業競爭力,是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考驗。我國農業資源短缺,開發過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資源環境硬約束下保障農産品有效供給和品質安全、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必須應對的一個重大挑戰。城鄉資源要素流動加速,城鄉互動聯繫增強,如何在城鎮化深入發展背景下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實現城鄉共同繁榮,是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破解這些難題,是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重大任務。必須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動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

    2015年,農業農村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繼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全面推進農村法治建設,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努力在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做強農業,必須盡快從主要追求産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品質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走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1.不斷增強糧食生産能力。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強化對糧食主産省和主産縣的政策傾斜,保障産糧大縣重農抓糧得實惠、有發展。糧食主銷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的糧食生産責任。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統籌實施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實施耕地品質保護與提升行動。全面推進建設佔用耕地剝離耕作層土壤再利用。探索建立糧食生産功能區,將口糧生産能力落實到田塊地頭、保障措施落實到具體項目。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大資金投入,集中力量加快建設一批重大引調水工程、重點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幹工程,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徵地補償、耕地佔補平衡實行與鐵路等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同等政策。加快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加快推進現代灌區建設,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糧食豐産科技工程和鹽鹼地改造科技示范。深入推進糧食高産創建和綠色增産模式攻關。實施植物保護建設工程,開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

    2.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科學確定主要農産品自給水準,合理安排農業産業發展優先序。啟動實施油料、糖料、天然橡膠生産能力建設規劃。加快發展草牧業,支援青貯玉米和苜蓿等飼草料種植,開展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試點,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立足各地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布局調整。支援糧食主産區發展畜牧業和糧食加工業,繼續實施農産品産地初加工補助政策,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繼續開展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實施園藝産品提質增效工程。加大對生豬、奶牛、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支援力度,實施畜禽良種工程,加快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畜禽養殖,增強畜牧業競爭力。完善動物疫病防控政策。推進水産健康養殖,加大標準池塘改造力度,繼續支援遠洋漁船更新改造,加強漁政漁港等漁業基礎設施建設。

    3.提升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水準。加強縣鄉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産。落實重要農産品生産基地、批發市場品質安全檢驗檢測費用補助政策。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用的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資訊平臺。開展農産品品質安全縣、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活動。大力發展名特優新農産品,培育知名品牌。健全食品安全監管綜合協調制度,強化地方政府法定職責。加大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力度,保護農林業生産安全。落實生産經營者主體責任,嚴懲各類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提高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4.強化農業科技創新驅動作用。健全農業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員與企業人才流動和兼職制度,推進科研成果使用、處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員股權激勵改革試點,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建立優化整合農業科技規劃、計劃和科技資源協調機制,完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機制。加強對企業開展農業科技研發的引導扶持,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和應用的主體。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在生物育種、智能農業、農機裝備、生態環保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建立農業科技協同創新聯盟,依托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搭建農業科技融資、資訊、品牌服務平臺。探索建立農業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充分發揮科研院所、高校及其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職業院校、科技特派員隊伍在科研成果轉化中的作用。積極推進種業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改革試點,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繼續實施種子工程,推進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種制種基地建設。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支援農機、化肥、農藥企業技術創新。

    5.創新農産品流通方式。加快全國農産品市場體係轉型升級,著力加強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健全交易制度。完善全國農産品流通骨幹網絡,加大重要農産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千億斤糧食新建倉容建設進度,盡快形成中央和地方職責分工明確的糧食收儲機制,提高糧食收儲保障能力。繼續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工程。加強農産品産地市場建設,加快構建跨區域冷鏈物流體係,繼續開展公益性農産品批發市場建設試點。推進合作社與超市、學校、企業、社區對接。清理整頓農産品運銷亂收費問題。發展農産品期貨交易,開發農産品期貨交易新品種。支援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

    6.加強農業生態治理。實施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廣生物有機肥、低毒低殘留農藥,開展秸稈、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和農田殘膜回收區域性示范,按規定享受相關財稅政策。落實畜禽規模養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大力推動農業迴圈經濟發展。繼續實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開展西北旱區農牧業可持續發展、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治理、東北黑土地保護試點。加大水生生物資源增殖保護力度。建立健全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國家水資源督察制度。大力推廣節水技術,全面實施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行動。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保護力度。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擴大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退耕還濕試點范圍,推進重要水源地生態清潔小流域等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大力推進重大林業生態工程,加強營造林工程建設,發展林産業和特色經濟林。推進京津冀、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修復。摸清底數、搞好規劃、增加投入,保護好全國的天然林。提高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補助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繼續擴大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試點。實施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濕地保護獎勵試點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補貼政策。加快實施退牧還草、牧區防災減災、南方草地開發利用等工程。建立健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加強問責監管,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7.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加強農産品進出口調控,積極支援優勢農産品出口,把握好農産品進口規模、節奏。完善糧食、棉花、食糖等重要農産品進出口和關稅配額管理,嚴格執行棉花滑準稅政策。嚴厲打擊農産品走私行為。完善邊民互市貿易政策。支援農産品貿易做強,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企業集團。健全農業對外合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抓緊制定農業對外合作規劃。創新農業對外合作模式,重點加強農産品加工、儲運、貿易等環節合作,支援開展境外農業合作開發,推進科技示范園區建設,開展技術培訓、科研成果示范、品牌推廣等服務。完善支援農業對外合作的投資、財稅、金融、保險、貿易、通關、檢驗檢疫等政策,落實到境外從事農業生産所需農用設備和農業投入品出境的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各類商會組織的資訊服務、法律諮詢、糾紛仲裁等作用。

   1 2 3 下一頁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420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