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曲青山:“四個全面”,新形勢下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

2015年01月28日 17:18:44 來源: 《黨建》雜志

  ◎“四個全面”是黨對治國理政實踐的新總結,開辟了黨對治國理政認識的新境界,提出了黨對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新要求。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考察和發表2015年新年賀詞時,強調和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問題。“四個全面”的提出是個重大的戰略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新形勢下治國理政新的戰略思考、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部署,開辟了黨治國理政的新境界,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內在邏輯更加嚴密,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總方略、總框架、總抓手、總遵循。認真學習領會和正確認識把握“四個全面”的內涵及其相互關係,對我們做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個全面”是黨對治國理政實踐的新總結

  “四個全面”的提出有一個歷史過程,“四個全面”的內容有其特定的內涵。如果對“四個全面”提出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條件,或者説歷史淵源作一個簡要回溯、概括、總結和提煉的話,就是黨的十八大精神是總源頭,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是姊妹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形成了從嚴治黨的新常態。也就是説,“四個全面”是從黨的十八大以後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十八大精神的延伸、豐富和發展,它繼承了黨的戰略思想和理論,又是對新的實踐的理論總結和概括,當前正在指導著我們進行新的偉大實踐。

  堅持“四個全面”,我們需要認清和理解“四個全面”的由來和內涵。第一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黨的十八大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提出要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其基本內涵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準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特別是提出了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因此,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也就成為我們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的第一個目標,即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的奮鬥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含義卻發生了質的變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正在進行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則是將來完成時,也就是到2020年要完成的任務、要實現的目標。我們講“四個全面”,十八大精神是總源頭,指的就是這樣一個含義和思想。就是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從哪裏來的?是從黨的十八大來的。

  第二個“全面”和第三個“全面”,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這兩個“全面”是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來的。三中全會、四中全會是姊妹篇,這兩次全會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召開的兩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十八屆三中全會討論通過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八屆四中全會討論通過了《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三中全會的主題是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會的主題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第四個“全面”,即全面從嚴治黨,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總結大會的講話中提出的。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了教育實踐活動所取得的成效,所獲得經驗和體會後,對今後黨的建設在從嚴的角度提出了八個方面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對我們探索新形勢下從嚴治黨的特點和規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牽引作用。從嚴治黨必須具體地而不是抽象地、認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實到位,這是這次活動給我們提供的最深刻的啟示。全黨要以此為起點,在從嚴治黨上繼續探索、不斷前進。”“四個全面”的提出既是對黨治國理政歷史經驗和科學理論的繼承,又是對黨治國理政新的實踐的新的總結和概括,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實踐特性。

  “四個全面”開辟了黨對治國理政認識的新境界

  “四個全面”盡管講的內容各不相同,分屬不同的工作范圍和領域,但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和辯證統一關係,四個方面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整體,也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確定的現階段的奮鬥目標,可以説它成為“四個全面”中的目標係統。全面深化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大部署,可以説它是圍繞目標實現而提供的動力係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戰略部署,可以説它是圍繞目標實現而確定的法治保障係統。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圍繞奮鬥目標實現而採取的組織措施和提供的組織保證,是目標實現的控制係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共同支撐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進程。四者環環相扣,互相嵌入。全面深化改革,包括了法治建設和黨的建設的內容。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內含了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和以法治鞏固改革成果以及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相互促進的內容。而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都要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全面從嚴治黨對深化改革和推進依法治國都具有重要的引領和保障作用,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四者不可分割、不可偏廢。圍繞實現目標、如何改革、怎樣治國、怎樣管黨的問題,“四個全面”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從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統籌上,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把黨對治國理政的認識提到了新高度。

  “四個全面”是一個大係統,每一個“全面”又是一個小係統,每個係統又都是相互關聯、層層遞進的。整體不等于部分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相互滲透和關聯的統一有機體。如果用一只鳥或一架車作比喻和形容的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鳥和車要去的方向和到達的目的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鳥的兩翼和車的雙輪,鳥無翼不飛,車無輪不走,鳥要飛得高、飛得快,車要走得穩、走得遠,除了要明確飛和走的方向和目標外,兩翼和雙輪要保持平衡,要同時用力、著力、發力。全面從嚴治黨則是鳥之頭、車之體,決定著鳥和車的前進方向和行進的速度、力度和平穩度。這些形象比喻的理論根據是什麼呢?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時要達到和實現的奮鬥目標。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法治是中國共産黨的歷史選擇,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國是黨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是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中國共産黨擔負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重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産黨建黨、管黨、治黨一以貫之的基本方針和重要原則。

  從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係看,它們二者體現和反映的是一個破和立的關係。即我們通常所説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為什麼呢?因為,三中全會如果用一個關鍵詞來表述的話就是“改革”,而改革就是要變更、更化、革新,相對來説,更多地體現的是“破”。四中全會如果用一個關鍵詞來表述的話就是“法治”,而法治則是要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相對來説,更多地體現的是“立”。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改革過程中有破也有立,法治建設進程中有立也有破,對“破”與“立”,我們要辯證地去認識和對待。我們知道,立法與改革要相銜接,立法決策要與改革決策相一致,立法要適應改革的需要,服務于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總而言之,“破”不是目的,而是為了破除束縛發展的思想觀念,破除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但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立”,建立起運轉良好的制度體係和有利于發展的體制機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平穩健康有序地良性發展,使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四個全面”提出了黨對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新要求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了330多項重要的改革任務,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了180多項重要的改革任務。三中全會要著力解決的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我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至于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的弊端問題,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四中全會要著力解決的是我國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係、高效的法治實施體係、嚴密的法治監督體係、有力的法治保障體係,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係,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有了更宏偉的目標、有了更美好的藍圖,要把它變為現實,就要靠人去做,就要靠人去奮鬥。我國是一個具有13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的國家,中國共産黨是一個在中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産黨在中國執政的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現實中國的歷史條件下,沒有哪一個政治力量能夠取代中國共産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實踐表明,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産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和主心骨。但是,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關鍵在于黨要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過去先進和純潔不等于現在先進和純潔,現在先進和純潔不等于永遠先進和純潔。如何保持黨的性質、宗旨永不改變,使黨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根本的途徑和辦法就是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各項建設尤其是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對其經驗和做法用一個字總結和概括就是“嚴”,嚴已成為黨的建設的新常態,並且體現在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等各個方面。黨的建設永遠沒有休止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只要我們黨的歷史使命沒有完結,黨的生命沒有停止,各種各樣的大考、中考、小考就始終會不斷出現在黨的面前。事實證明,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嚴治黨必須體現和貫穿于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治黨全面了,治黨從嚴了,我們黨就堅強有力。我們黨堅強有力,人民群眾就會團結聚集在黨的周圍,我們的事業就會無往而不勝。我們黨走過的90多年的光輝歷史已經向世人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全面從嚴治黨,我們就能涉險灘、下深水,全面深化改革,就能以極大的決心和毅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用法治約束公權力,最終就能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和奮發努力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所確定的建黨100年的奮鬥目標,繼而再接再厲,乘勢而上,乘勝前進,實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的奮鬥目標,即實現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孜孜追尋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如何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提出了八項要求:第一,落實從嚴治黨責任;第二,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第三,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第四,堅持從嚴管理幹部;第五,持續深入改進作風;第六,嚴明黨的紀律;第七,發揮人民監督作用;第八,深入把握從嚴治黨規律。只要我們按照這八項要求去做,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就一定會把我們的黨建設好,我們黨就一定會承擔起莊嚴的歷史使命,完成好人民所賦予我們黨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作者係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12127432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