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閱讀

帖文推薦

網搜聚合

更多關于的相關閱讀

服務聚合

登錄入口:
新華網首頁
 
  ·代表委員建言如何應對中國經濟面臨的“三道考題” ·上會7日:一個打工妹的履職路 ·(兩會日程預告)3月9日:人代會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政協會舉行主席團第二次會議 ·(兩會授權發布)張恩迪委員代表致公黨中央發言:加強海外引智工作大力推進人才國際化 ·連介德:加快商簽兩岸文化交流框架協議 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化 ·陳東徵委員:積極推動農商行和城商行上市 ·周新生委員:不斷提高民生急需優質資源供給 ·孫貴寶委員:確保中央政策落實到位和政令暢通 ·(兩會授權發布)吳春梅委員:重視幫扶社會新底層群體 ·李新炎代表建議盡快制定出臺《慈善事業促進法》
代表委員建言如何應對中國經濟面臨的“三道考題”
2013年03月08日 20:40:06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列印
【糾錯】

  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

——代表委員建言如何應對中國經濟面臨的“三道考題”

    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張旭東、劉錚、張辛欣)外有全球經濟低迷不振、復雜多變,內有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求不足——中國經濟未來走勢和應對之策,備受矚目。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把握好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和防范金融風險之間的平衡。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圍繞中國經濟面臨的這“三道考題”,積極建言獻策。

    【考題之一】穩增長:穩中求進,確保扎實開局

    “現在鋼鐵行業形勢不是不怎麼樣,而是進入了漫長寒冬。感覺未來日子不好過。”來自河北鋼鐵企業的孟蘭芝代表直言不諱。

    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是辦好一切事情的基礎。但內外因素疊加,今年乃至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存在。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代表分析,金融危機有長期化趨勢,出口難以提振;人口紅利拐點、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等變化,使得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行。

    中國經濟主要指標從去年9月份開始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但最近兩個月PMI等先行指標並未繼續保持回升,企穩回升態勢仍需鞏固,小微企業、産能過剩行業還比較困難。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也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工作總體要求中明確提出,要“穩中求進”“扎實開局”。

    “經濟要保持一個合理增速。太高不現實,太低難以支撐就業。”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楊子強代表説,今年7.5%左右的目標對實現“穩增長”來説是適宜的。

    “外需減弱則要靠內需,內需重在盡快啟動消費,這是穩增長的有效途徑。”河北三河匯福糧油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石克榮代表説,“在穩增長中,需格外重視結構調整,核心是要以提高品質和效益為中心。”

    石克榮代表注意到,今年的財政貨幣政策保持了連續性和穩定性。“穩字當頭,是實現扎實開局的有力保障。”

    孟蘭芝代表建議,國家政策要支援企業穩住陣腳、加快轉型。“企業生存發展不僅是企業的事情,而且直接關係就業和稅收。與其再鋪新攤子,不如搞好已有的企業。”

    【考題之二】控通脹:穩定物價,遏制上漲壓力

    物價事關國計民生。去年物價漲幅回落到2.6%,好于預期,但今年物價形勢不容樂觀。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通貨膨脹壓力仍然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在最新的貨幣政策報告中,已把此前“管理通脹預期”的提法,調整為“控通脹”。

    老百姓對生活用品價格最關切。來自貴州凱裏的鐵路工人代表邰順軍説,感覺現在的物價上漲確實比較快,尤其是近年來房價一年一個樣,職工感到生活壓力大,希望收入不要因為物價過快上漲而縮水。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臨沂市副市長趙愛華説,物價持續高位運作,對廣大消費者特別是低收入者的日常生活消費已經造成了一定影響。“穩定物價依然是當務之急。”

    楊子強代表建議,要通過提高農業生産集約化規模化水準,提高農業生産率,來應對生産成本上漲帶來的衝擊;繼續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要素成本上升對企業的負擔;增強匯率彈性,減緩輸入性通脹壓力;建立和擴大重要商品儲備,提高對相關商品價格的調控能力。

    趙愛華代表建議,一方面要通過信貸等手段,千方百計擴大事關民生的重要商品供應,減少因供給不足造成的物價上漲;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稅費,降低企業生産成本,特別是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防止出現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山東省工商聯副主席唐一林代表認為,物價問題根本的是貨幣發行,管理好物價的根本是管好貨幣發行。

    【考題之三】防風險:守住底線,夯實發展基石

    防控風險,是發展經濟的前提。在復雜經濟背景下,這一問題尤須重視。

    厲以寧委員説,中國經濟面臨最大的風險在金融領域,城鎮化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預防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財政風險是中國經濟中的兩大隱患,且互相交織影響。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要“守住不發生係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

    一些代表委員表示,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一些經濟體之間的“貨幣戰”“貿易戰”頻頻發生。隨著我國金融規模日益擴大,“防范風險”是一道不可突破的紅線。

    地方債、私募基金、影子銀行等一些領域,是當前金融財政領域的薄弱環節。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鞏富文説,要注意地方融資平颱風險。“近幾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進入償債高峰期後,如處理不當易引發財政風險,需要引起警惕。”

    金融財政風險的本質,在于資金鏈條的斷裂。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委員説,現在貸款和社會融資總額增長都創了歷史水準。要特別關注這些貨幣如何流出?又流向了何方?這樣才能心中有數。

    楊子強代表建議説,要注意防范金融機構同業和表外資産風險,加強對影子銀行對宏觀經濟、貨幣政策影響的監測和研究。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委員還提醒,當前眾多經濟活動依賴房地産,也要警惕房地産領域引發的風險。

    “金融穩,百業穩。要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定性,增強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營造好的發展環境,這樣才能奠定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楊子強代表説。

( 編輯: 張軼群 張歡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310114958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