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對話十八大代表、奧運會冠軍、國家射擊隊隊員陳穎:重視金牌但不能“唯金牌”
2012年11月12日 11:43:35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打印
【糾錯】

    對話嘉賓:十八大代表、北京奧運會冠軍、國家射擊隊隊員陳穎

    對話記者:新華網記者 楊理光

    11月10日,新華網十八大代表訪談組獨家專訪十八大代表、奧運會冠軍、國家射擊隊隊員陳穎。新華網記者張志國 攝

    來自體育界的十八大代表從十八大報告中會“讀”出什麼?對進一步推動體育事業科學發展有哪些思考?10日晚,新華網十八大代表訪談組獨家專訪了十八大代表、北京奧運會冠軍、國家射擊隊隊員陳穎。

    體育是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的鮮活課堂

    楊理光:十八大報告中,您最感興趣的有哪些部分?有哪些感想?

    陳穎:作為一個北京籍的奧運會冠軍,參加十八大,我感到非常光榮,也感到責任非常重大。十八大報告兩次提到體育事業的發展,我作為一個體育工作者頗有感觸。如果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五位一體”比作一顆顆珍珠的話,體育就是把它們穿起來的那根絲線。我覺得體育在國家發展中起着特殊的功能性作用。

    楊理光:具體有哪些呢?

    陳穎:體育無處不在,體育就在大眾的身邊,體育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色彩。體育也為世界人民了解中國、了解北京搭起了一座橋梁。隨着賽事的推廣和體育文化的交流,可以提高全球華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因此,作為一名體育人,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

    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我覺得,體育體現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的一個鮮活課堂,它增強了人類精神世界的力量。我認識到,我的工作是和祖國的心臟一同脈動的,作為年輕一代的黨員,我們是黨和國家建設的追求者、參與者、體驗者和受益者。

    11月10日,新華網十八大代表訪談組獨家專訪十八大代表、奧運會冠軍、國家射擊隊隊員陳穎。新華網記者張志國 攝

    重視金牌但不能“唯金牌”

    楊理光:我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今年倫敦奧運會報道,也關注了您的比賽。北京奧運會實現了全體中華兒女的百年夢想,雖然已經過去4年了,但它給北京人民留下的“奧運遺産”依然在發揮作用。您對推動體育事業進一步健康發展有哪些思考?

    陳穎:首都的體育發展在全國是名列前茅的,不管是全民健身還是競技體育,兩方面發展都起到模範帶頭的作用。在從事競技體育當中,我有一些感想,參加十八大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到機關和基層了解了大家的願望。

    我們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技巧性強的室內項目,拼的是“巧勁兒”,是精神和文化,這很符合北京的文化底蘊。我覺得應該把投入的重心放到拳頭項目上來,減少資源浪費,使首都競技體育實現科學發展。

    北京國安隊有句口號叫“永遠爭第一”,這是很激勵人的。在體育賽場上,勝敗都是常事,沒有人能夠“永遠當第一”。現在金牌受到格外的注重,但其實金銀銅牌都是英雄,水平其實差不了多少。我們不該只盯着冠軍和金牌,應該重視金牌但不能“唯金牌”,引導樹立正確的競技體育觀,推動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

    很多體育項目是“青春飯”,一個運動員如果在大賽上拿不到冠軍,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證明自己了。這些運動員退役之後的生活是個問題,目前的政策和改革已經有很多了,我希望能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後續技能培訓和轉換安置。

分享到:
( 編輯: 黃庭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