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背後:“與人民群眾攜手並肩,共産黨人就會無往而不勝”
“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十八大報告旗幟鮮明地提出。
億萬人民群眾中,涌動着無窮的創造慾望。
作為知識型工人的典型,十八大代表、黑牡丹集團公司技術總監鄧建軍已擁有“對染色機進行在線檢測與控制系統”等2項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
“‘勞動光榮、創造偉大’,報告説得太好了。許多普通工人有實現自我價值的強烈慾望,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常常能夠解決工程師也難於解決的問題。”
在創造中成長,在創造中壯大——1989年,鄧建軍的科研組只有3個人;如今,全公司各種科研組已有160多人。“黑牡丹”牛仔面料和服裝成為國際名牌,原先的弄堂小廠變成資産100多億元、年産值30多億元的上市公司。
“我們的普通工人創造着産品,也在創造新的製造方法、訣竅。有了勞動者‘小智慧’的積累,才會有科學家‘大智慧’的‘頓悟’!”鄧建軍説。
而在十八大代表、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院長盧希眼裏:“群眾不僅聰明,還很勇敢!”
“我們收到的舉報,實名已達70%,都是真名真姓。”她説,“人民的監督,督促我們不斷改進工作。我們總結了9種化解矛盾的方法、7種釋法説理的模式,就是從群眾中、從工作中得來的。”
“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從人民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十八大報告指出。
這是歷史的總結——90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
“30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節節勝利,同樣是因為黨同人民同心協力,心連着心。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與人民群眾攜手並肩,致力科學發展,我們共産黨人就會無往而不勝!”曹新平代表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