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新華網十八大精彩報道集粹
新華訪談

十八大代表,共青團廣東省委書記曾穎如在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新華網 張晉龍 攝
“大團委”建設是團中央在新時期提出的新任務,強調團組織的社會樞紐和服務作用。曾穎如代表在介紹廣東“大團委”建設時,反復強調要打造有品牌影響力的項目活動。她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共青團廣東省委打造的“圓夢計劃”。“我們首先是資助他們經費,讓他們上網絡學校,或者參加成人教育。其次是把他們培養成黨團認可的人才,成為積極參加社會服務等各方面綜合發展的産業工人骨幹,”曾穎如説,“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項目,都積極地參與,報名和接收的比例達到了5:1。”
黨的十八大報告,簡明而又鮮明地向黨內外、國內外宣示了關係我們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在與會代表和各界黨員、幹部、群眾中産生熱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就報告中的新提法、新亮點、新舉措、新部署,專訪了參與起草組工作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
十八大代表、黑龍江省綏化市委書記朱清文10日在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解決好“三農”問題,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要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通過深化農村改革攻堅克難。
十八大代表、廣西柳州市委書記陳剛做客新華網,向網友介紹柳州“十大黨建工程”。
關注十八大·基層聲音:“科學發展才能給子孫後代耕種希望的田野”
新華調查
“每日調查”顯示:多數網友認為提升高幸福感要有完備的社會保障 進入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