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證監會主席就當前資本市場熱點問題接受中外記者採訪
2012年11月11日 22:29:28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打印
【糾錯】

    近期沒有推出國際板的計劃

    在回答記者關於國際板何時推出的問題時,郭樹清説,國際板的問題過去研究了很長時間,也寫入了“十二五”規劃綱要,但是國際板涉及很多問題,包括交易、法律、會計、監管等問題,這些都需要妥善安排和解決。

    他&&,國際板本身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對市場衝擊那麼大。人們擔心,股市有外資企業掛牌交易後會衝擊現有市場,因為資金會流向這些企業,這個擔心不是太有根據。他進一步明確,近期不會推出國際板。

    針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發展問題,郭樹清説,證監會已和有關部門達成一致,在現有的800億美元用完之後,肯定還會繼續增加QFII額度,同時將增加QFII投資的便利性。

    他透露,證監會正協同有關部門按照國際慣例研究對外來的機構投資者明確稅收政策,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同時,要研究改進外匯管理的做法,從過去鼓勵流入、限制流出,到流入流出平衡。

    另外,他還&&,證監會正在協調提高單個QFII現有10億美元的上限,同時進一步降低QFII進入的門檻。

    債券市場部際統一監管取得進展

    郭樹清説,債券市場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債和企業債加起來有20多萬億元的餘額,和股票市場差不多,但如果僅就企業債而言數量有限,餘額僅有五六萬億元。和成熟市場相比,我國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不成比例,兩個市場至少應基本平衡,要兩條腿走路。

    關於債券市場互聯互通的問題,郭樹清説,我國債券市場由於歷史原因形成了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證監會三家共同管理的模式,確實存在不協調不統一之處,為企業和投資者增加了困惑和不便。

    他透露,去年起三部門開始溝通探討建立債券市場部際協調機制,目前已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了一個協議,在推動債券市場統一發債、統一監管方面邁出步伐。

    郭樹清説,所謂統一發債和監管,並不是搞成一個交易所,將交易所簡單地合併起來,也不是搞成一種交易方式,可以有多種交易方式,主要是在制度安排、評級、風險管理方面趨於一致。

   上一頁 1 2  

分享到:
( 編輯: 黃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