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深山裏的一面旗——冀南後池村鄉親們眼中的村黨支部
2020-01-07 16:27:0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石家莊1月7日電 (記者熊爭艷 史競男)在河北涉縣後池村採訪,記者曾有不少疑問:村裏要修路,村幹部在大喇叭裏一招呼,為什麼村民就二話不説,冒著嚴寒,自帶工具上山修路?數百年來因山而困的村莊,為什麼能在最近這些年變山為寶?

  後池村鄉親們心裏有桿秤,村裏小學原校長劉榜年的話代表了大家的心聲:“正是因為我們有吃苦在先、一心為民的黨的好幹部,為我們樹立了一面旗幟。”

  通過鄉親們的真摯講述,可以感受村裏領路人為了改變後池貧窮面貌,扎根村莊、身先士卒,帶領全村不懈奮鬥的歷程。

  堅守者

  “現在很多小山村,村裏孩子長大,第一項選擇就是走出大山去謀生,村裏只剩下老人,有的地方已是人去村空。我們後池,雖然也曾是偏遠貧困的小山村,現在村莊到處人歡馬叫,一派生機。這是為什麼?”

  61歲的劉榜年是土生土長的後池人,上世紀70年代起在村小學教書。講起村裏黨員,他很動感情:“因為我們村裏有這麼一班人,多少年,一直信心滿懷地堅守在後池這塊土地上,為了改變家鄉貧困落後的面貌,不懈努力。正是他們的堅守,換取了後池的今天和未來。”

(圖文互動)(1)深山裏的一面旗——冀南後池村鄉親們眼中的村黨支部

  村支書劉留根在前往村黨支部的路上(2019年12月26日)。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村支書劉留根,早年當過兵,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村裏當領導,幾十年如一日拉車駕轅一直到現在,帶著村民找水、修路、種樹。當過村主任、支委的趙書斌,原本帶著幾十號人馬在城裏搞工程建設,後來因為村裏需要,放棄生意,回到村裏。現任村主任劉丙祥以前也在煤礦上班,辭職回村。現在的村兩委,既有“60後”老同志,也有“90後”新黨員,以老帶新,接續奮鬥。

  “他們都是放棄外出掙錢的機會,在村裏盡一名黨員的義務。”劉榜年説。

  在鄉親們眼裏,這些黨員各有特長,但共同點是幹得多,説得少,在關鍵時刻,他們會站出來,穩穩地撐住一片天,做村民的主心骨。

(圖文互動)(2)深山裏的一面旗——冀南後池村鄉親們眼中的村黨支部

  村支書劉留根(左二)與村民聊天(2019年12月26日)。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一片公心

  1996年8月3日,劉留根上任支書的第一天,就碰到多年不遇的洪災。這天,暴風雨衝毀了山上梯田,刮倒了山間樹木,衝毀出山土路,衝塌了一些村民的房子。

  指導黨支部換屆的鄉領導,要冒雨翻山回去指揮全鄉救災,臨行前,看著一片狼藉的後池,對劉留根説:“這裏,就交給你了。”

  送走鄉裏同志,劉留根轉身操起一面鑼,敲了起來。聽到鑼聲,村民都向他跑過來,他説:“有黨在,就有家在。大家不要怕,地衝了咱能修,房子塌了咱能蓋。現在黨員要帶頭向前衝。”

  村民劉玉香,一人帶著兩個幾歲的孩子在家,半夜下雨,門前的大堰塌了,泥水一個勁地往院裏灌。母子三人哭成一團,劉留根帶人及時趕到,搬走石頭,救出他們。

  村黨支部一邊帶領村民開展生産自救,壘梯田、修道路、架電線,一邊謀劃發展。劉留根和20多個黨員、村民代表,趕到附近劉家村,以每株1毛錢賒賬買了2萬多株花椒苗,翻山越嶺,把花椒苗背回後池。

  “20多年過去了,這些事還在眼前一幕幕浮現。我們腳下走的路,就是那時修好的路基,現在家家戶戶賣花椒能有上萬元收入,全靠那時栽下的花椒苗。”劉榜年説。

  “就是黨員們這片公心,感染了後池村民。”2016年2月從鄉裏到後池來包村的幹部李亮斌説,黨員們帶領村民幹成的一件件事,把後池人凝聚到了一起。

(圖文互動)(3)深山裏的一面旗——冀南後池村鄉親們眼中的村黨支部

  村支書劉留根(左前)與村民在修路途中(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大性格”

  劉留根媳婦劉香葉打給李亮斌的兩次電話,讓他難以忘懷。

  一次是2016年春天,她問:“我家地要荒了,你能不能給留根放一天假,讓他把地給種種。”

  結果,劉留根還是沒空,他媳婦找自家大哥種了地。

  另一次是2016年7月19日,一場罕見的洪災來了。

  劉香葉拖著家裏的兩孫女躲到高地,給李亮斌打電話:“你不是説,家裏有事找你?我家院裏盡是水,快到腰了,後墻也被砸出兩個臉盆大的窟窿。”

  當天,正在縣城開會的劉留根,翻山越嶺趕回了後池,忙著解決村裏斷路、斷電、斷通信等問題,幾天沒碰到他媳婦。

  “這些年,因為他(劉留根)不給家裏幹活兒,也跟他生氣,但生氣也沒辦法。”劉香葉邊對記者説,邊咯咯笑,“誰讓他是個‘大性格’呢!”

  在外20多年的老黨員劉平安,原本在山西一家煤礦幹著年薪20萬元的管理工作,正是在劉留根“鼓動”下,2017年底回到村裏,擔任旅遊開發公司的負責人。

  “村裏這麼大一攤子,就需要留根這樣的大度量。”劉平安説,“比如每晚村兩委的碰頭會,如果他每天晚上拍桌子著急,我就不敢幹了。他總不緊不慢問什麼原因,幫大家出主意。”

  李亮斌説,劉留根不是那種能説會道、左右逢源的人,不擅長跟領導打交道,不會社交,甚至不愛跟人説話,但他真是把村子裝在心裏,一片公心。

  李亮斌舉了個例子,有一年春節縣裏民政部門慰問,拉了幾千斤白菜和豬肉,別的村覺得分配是個難題,可是劉留根二話不説就接過來了,按村民出工數分了,村民都沒意見。

  “為什麼他敢要?為什麼能分下去?因為他大公無私。”李亮斌説,在劉留根帶領下,村兩委非常團結,“批評與自我批評天天搞,互相嗆”,但大家關係很融洽,因為都是為了村裏發展。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劉榜年覺得,用艾青這句詩形容後池村黨支部一班人最恰當,他們就是滿懷深情地愛著這片土地,愛著這個山村,愛著這些鄉親。

  新聞連結:

  採訪札記:見證太行山深山村的“搬窮”歷程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深山裏的一面旗——冀南後池村鄉親們眼中的村黨支部-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543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