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國智慧”擎起“鋼鐵長龍上的明珠”——記者探訪即將開通的浩吉鐵路洞庭湖大橋
2019-09-19 23:19:5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文互動)(1)“中國智慧”擎起“鋼鐵長龍上的明珠”——記者探訪即將開通的浩吉鐵路洞庭湖大橋

  這是9月19日無人機拍攝的浩吉鐵路(原蒙華鐵路)洞庭湖大橋。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新華社長沙9月19日電(記者史衛燕)白雲倒映碧波,由優美的三座橋塔拉起的浩吉鐵路洞庭湖大橋矗立在洞庭湖入長江口,向遠處綿延開去。19日,新華社記者來到即將開通的浩吉鐵路洞庭湖大橋“探班”,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科技、生態、人文之美。

  浩吉鐵路途經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7省份,是世界上一次建成裏程最長的重載鐵路、國內規模最大的運煤通道,被譽為“鋼鐵長龍”。而具有多項“世界第一”、施工難度極大、施工條件極其復雜的洞庭湖大橋,堪稱這條“長龍”身上的“明珠”。

(圖文互動)(2)“中國智慧”擎起“鋼鐵長龍上的明珠”——記者探訪即將開通的浩吉鐵路洞庭湖大橋

  這是9月19日無人機拍攝的浩吉鐵路(原蒙華鐵路)洞庭湖大橋。 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站在洞庭湖畔,中鐵大橋局浩吉鐵路洞庭湖大橋項目部總工程師賈衛中指著銀光閃閃的鋼橋,眼中滿是驕傲。他告訴記者,大橋正橋全長達1290.24米,創造了世界同類橋梁中多項第一,如世界上首座重載鐵路三塔斜拉橋、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鐵路三塔斜拉橋等。它還是國內首座採用中塔穩定索的鐵路橋。

(圖文互動)(3)“中國智慧”擎起“鋼鐵長龍上的明珠”——記者探訪即將開通的浩吉鐵路洞庭湖大橋 

  這是9月19日無人機拍攝的浩吉鐵路(原蒙華鐵路)洞庭湖大橋。 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此外,洞庭湖大橋重載能力十分突出,可承載1萬噸荷載,滿足重載列車120公里運作時速。

  滿滿的“中國智慧”背後是科技創新的強力支撐。截至目前,洞庭湖大橋共申報國家專利12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已授權5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已授權2項。

(圖文互動)(4)“中國智慧”擎起“鋼鐵長龍上的明珠”——記者探訪即將開通的浩吉鐵路洞庭湖大橋

  這是9月19日無人機拍攝的浩吉鐵路(原蒙華鐵路)洞庭湖大橋。 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洞庭湖大橋北岸地面被蘆葦等植被覆蓋,南岸為漁場,為避免沿線濕地生態係統退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等問題,項目部建立環境、水資源保護等工作組織機構,明確管理人員職責,嚴格規范施工工作。

  洞庭湖濕地生物資源豐富,在這裏,項目部工作人員既是大橋的建設者,也是野生動物的保護者。

(圖文互動)(6)“中國智慧”擎起“鋼鐵長龍上的明珠”——記者探訪即將開通的浩吉鐵路洞庭湖大橋

  這是9月19日無人機拍攝的浩吉鐵路(原蒙華鐵路)洞庭湖大橋。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洞庭湖大橋項目部安全環保部部長姜鵬告訴記者一個故事。麋鹿,是珍貴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16年夏,一只迷路受傷的成年麋鹿闖進了項目部的拌和站試驗室。為防麋鹿再次走失受到傷害,項目部臨時搭建圍擋並安排專人看守保護。在工作人員的細心照料和專業機構的救護下,受傷的麋鹿最終恢復健康,重歸自然。

(圖文互動)(5)“中國智慧”擎起“鋼鐵長龍上的明珠”——記者探訪即將開通的浩吉鐵路洞庭湖大橋

  這是9月19日無人機拍攝的浩吉鐵路(原蒙華鐵路)洞庭湖大橋。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和國家重要基礎設施,浩吉鐵路將搭建‘北煤南運’綠色戰略運輸新通道,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將大大提高湖南等地沿線人民生活水準。浩吉鐵路開通之後,洞庭湖大橋這顆‘明珠’必將綻放璀璨的光芒。”浩吉鐵路公司湘贛指揮部指揮長賈康田説。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海知
“中國智慧”擎起“鋼鐵長龍上的明珠”——記者探訪即將開通的浩吉鐵路洞庭湖大橋-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6009112501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