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到“青城驛站”裏歇歇腳——內蒙古呼和浩特進行“廁所革命”
2017-06-19 15:59:41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19日電  題:到“青城驛站”裏歇歇腳——內蒙古呼和浩特進行“廁所革命”

  新華社記者李仁虎、殷耀、于嘉

  廁所,變身“青城驛站”。今春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街頭巷尾出現不少新式廁所。造型不同、風格各異的廁所既方便了群眾,又增添了一道風景。這場正在進行的“廁所革命”,贏得群眾一片叫好。

  2月上旬,市民還沉浸在正月節日的氣氛中,呼和浩特市、區兩級黨政班子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紛紛到街頭巷尾明察暗訪,發現廁所少、老、破、舊,大街上、小巷裏幾千米難尋一個廁所。許多廁所臟亂差,旱廁裏臭氣熏天。公園裏、道路旁、樹林間、拐角處,大小便不難尋覓,屢屢被市民和遊客詬病。

  2月16日下午,呼和浩特市委召開廁所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選廁所、改廁所、建廁所。“城市工作要以人民為中心”“要樹立綠色、共用的發展理念”“人們的生活過去是衣食住行四要素,現在要增加一個廁的要素”“這些看似是小事,實際上是關乎每一個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

  專題會上,有人提出“綜合體廁所”概念:“如廁要像回家一樣,在裏面可以喝茶、喝咖啡”“環衛工人、走路的人可以打個尖、歇個腳,産婦可以喂奶”。最後,決定建設、改造一批綜合體式廁所,名曰:“青城驛站”。

  選址定廁是個大問題。根據住建部關于城市公廁的有關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決定主城區500米建一個公廁,新建廁所以綜合體式為主,在燃氣、供暖、供水等管道線上不能建水衝廁所則建移動式廁所。

  各級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馬不停蹄,經過40多個日日夜夜,制定出布滿全市主城區的廁所位置圖。

  人流量大的中山東路與呼倫貝爾南路交叉口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原來千米皆無廁所。現今在沿街的人行道上,500米之內分別設置4個廁所。

  玉泉區東五裏營周邊是集中連片的居民樓,但西面一大片有23家廢品收購站,私搭亂建,垃圾遍地。區裏把這塊地方收回來,整治成一個公園,在公園裏修建了“青城驛站”——木屋綜合體廁所。這個木質結構的廁所,兩層、面積255平方米,一層有公廁、母嬰廁、健康小屋、手機充電站、電子圖書查閱處、休閒茶吧、自動售賣機、ATM櫃員機、自動繳費站等。二層引入麥野仙蹤等知名連鎖公司,提供糕點、簡餐、飲品等服務。

  市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廁所,老人滿意,孩子滿意,所有人都滿意。72歲的王健光老人和老伴跟著女兒在五裏營附近小區住了10多年,如今常來公園散步,到廁所裏歇歇。“以前這裏臟亂差,夏天臭烘烘的,進不來,過去沒有廁所,現在這個環境真是太好了,大家都很滿意。”王健光説。

  過去廁所建在居民區,附近的群眾一百個不答應,這一次卻受到了普遍歡迎。家住回民區通道南街水磨街2號院1號樓東單元1樓西戶居民、83歲的金聚財是1992年入住的老戶,他手指窗戶外面剛建不久的“青城驛站”和正在完善的小花園説:“改造的這個地方空了10多年,現在搞了公園和公廁挺好。修的公廁,呼和浩特以前沒有。我和老伴進去過這個廁所,有淋浴、有衛生間,水衝式廁所沒有氣味。”

  廁所的式樣和材質因環境而變。街頭巷尾的廁所以磚混結構為主,公園和綠化地帶的廁所則是木頭的。舊廁所經過改造後,達到了新廁所標準。

  新式廁所受到群眾的高度認可,但如何保證新式廁所長期有效運作是一個問題。新城、玉泉、回民、賽罕等各區都開始摸索“以商養廁”的經驗,比如五裏營青城驛站,建設銀行在這裏設立了一臺ATM機,僅租賃費一項就可以滿足驛站正常運作所需。

  今年全市的任務是建立3067所公廁,目前已經開工建設的青城驛站346座,設置移動公廁372座,完成提標改造、回購租賃、沿街開放公廁1040座。

  遊客來呼和浩特市發現,上廁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方便,路上有廁所指示牌,一些單位的內部廁所按要求向社會開放,人們還可以通過手機下載的掌上青城APP,及時找到最近距離的廁所。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依依父子情 兩代“火龍”夢
    依依父子情 兩代“火龍”夢
    南太湖美麗鄉村“雛形初現”
    南太湖美麗鄉村“雛形初現”
    多彩紙鳶飛草原
    多彩紙鳶飛草原
    新疆:天山天池享美景
    新疆:天山天池享美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117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