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許昌“老倔頭”:夕陽紅讓文明城市更添彩
2017-04-28 20:25:01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鄭州4月28日電 題:許昌“老倔頭”:夕陽紅讓文明城市更添彩

  新華社記者 孫志平、林嵬、史林靜

  “一群老頭子,臂戴袖標子,不在家裏抱孫子,成天遛街‘找茬子’。”這個順口溜説的是全國文明城市許昌,有一群退而不休、沒有報酬卻時刻關注民生、為城市管理建言獻策的“老倔頭”,當地市民也稱他們為“編外老城管”。

  這群愛管閒事的“老倔頭”實際上有個正式的名字:老幹部城市管理督導團。他們的任務就是參與城市管理,專找城市各個角落的不文明現象,以及協調督辦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

  “魏都區部分家屬院沒有主管單位,長期缺乏投入,63%的庭院存在路面破損、下水道不通、綠地被毀、缺乏安全設施等問題。”這是督導團四分團一份調研報告的內容。

  “接到群眾反映後,我們開始實地調研,將調研情況向魏都區有關部門反饋,政府的力度很大,前後對50個庭院進行改造。”説起自己的“戰果”,四分團團長林同春很自豪。今年70歲的他,走哪兒都會把督察證戴在身上。“只要一説是老幹部督導團的,他們都會聽,老百姓認這個。”林同春説。

  談及老幹部督導團成立的初衷,一分團團長彭福全最有發言權。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許昌的城市建設管理遇到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由于城市基礎設施欠賬較多、管理長期滯後,群眾素質一時還不能適應城市管理新形勢的需要。面對龐大的工作量,僅靠市城管局的力量遠遠不夠。”時任許昌市城管局局長的彭福全説,當時他們想到了離退休老同志這股重要力量。

  “老同志工作經驗豐富。而且,退休後,他們生活在群眾之中,是聯繫群眾的天然紐帶。”彭福全説。經過政府批準,1997年4月,由80多名離退休幹部組成的城市管理督導團成立了。

  “整整20年,我們這個團隊陸陸續續有300多人,‘現役’人員80多人,平均年齡70歲。”退休後,彭福全也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這個隊伍。

  剛開始,督導團的工作也曾不被很多人理解。“去勸説商戶拆掉違建小棚子,都會被指著鼻子罵,説我們是90年代‘新土匪’‘雇傭軍’。”二分團聶啟讓説,“經常需要反覆溝通,宣傳解釋政策,既然來到這個團,就要放下官架子,不怕碰釘子。”

  “現在群眾有困難就找我們,也不喊土匪了,見面就端茶倒水。”聶啟讓説,“我們這些老頭子就愛啃硬骨頭。

  群眾態度的轉變,源于督導團成員20年來的堅持。調研中,他們有時步行,有時騎車,少者十幾裏,多則二三十裏,一轉就是幾個小時。

  一分團在毓秀路實施沿街商戶聯戶自我管理;三分團與長村張屯南社區加強對村容村貌的整治;五分團協助轄區解決學校周邊交通擁堵問題……

  從初創階段無辦公場所、無辦公經費、無交通通訊工具的“三無”艱苦條件中一路走來,這些“銀發督導員”克服了工作條件艱苦、督導經驗不足、個別人不理解等重重困難,成為許昌市城市管理和文明創建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不完全統計,20年來,全團共參與宣傳、巡察近70000人次,參與調研5000多人次,提出各種意見、建議2200多條,協調解決各類問題、化解各種矛盾25000多起。彭福全説,“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有故事,這些數字真正體現了全國文明城市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成果由人民群眾共用。”

  不久前,83歲的程長青剛被“強制”退了團。作為三分團的前團長,他有很多不舍:“20年了,不分上午下午,天天騎著車去調研,怎麼就不讓幹了呢。”程長青説,宣布退團名單的時候,好幾個團友都哭了。

  “對一些年齡大的,我們都要勸退。畢竟年紀大了,也要為他們的身體考慮。”彭福全説。但有的人離開,又會有新的“老倔頭”進來,在許昌的文明創建中,這一抹夕陽紅的色彩從來不曾黯淡過。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雲臺春色美
    雲臺春色美
    杜鵑花開
    杜鵑花開
    飛“閱”雄安新區
    飛“閱”雄安新區
    【圖片故事】“飛刀俠侶”
    【圖片故事】“飛刀俠侶”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765011208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