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共用企業短命緣于先天不足
2017-12-21 08:48:40 來源: 法制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共用單車、共用汽車、共用充電寶、共用雨傘、共用睡眠艙……近幾年的時間,共用經濟高速發展。據統計,2016年中國共用經濟市場規模接近4萬億元,增長率為76.4%。然而,僅2017年就有26家企業已倒閉,其中,9家共用企業成立不足1年(12月19日《法制晚報》)。

  全國共用企業一共有多少家?筆者沒有找到權威統計數據。之前,有關部門曾披露,全國有共用單車企業近70家。共用單車之外的共用企業有多少家,似乎難以統計。所以不能從26家企業已倒閉來觀察共用經濟死亡率。不過9家企業成立不足1年就倒閉,確實很短命。

  部分共用企業短命與其他行業企業短命有一些區別。比如,其他行業企業倒閉,社會影響可能比較小,而共用企業倒閉,涉及用戶押金難退、員工工資難結等問題,社會影響比較大。所以,某些共用企業突然倒閉,不僅是財經熱點,往往也是社會焦點。

  其實,共用經濟本身沒有問題,這是一種利用互聯網工具整合線下閒散資源的好經濟。但為何會出現不少共用企業倒閉,尤其是不足1年就倒閉?筆者以為,主要原因是先天不足。從細分市場到制度環境,共用企業想要長壽卻沒有強有力的支撐。

  眾所周知,由于傳統企業吸取了“先輩”們成長的經驗和教訓,一般不會輕易倒閉。共用經濟則是一種新經濟形態,很多共用企業只能自己摸索前行,沒有經驗和教訓,經營風險相對較大。這是部分共用企業短命的客觀原因,也是共用經濟發展需要付出代價。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共用經濟領域的部分行業市場不夠規范,導致一些企業盲目進入、隨意經營甚至違規操作。在傳統經濟領域,行業協會能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市場也會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則,相對完善的政策法規能夠保駕護航。共用經濟在以上方面明顯不足。

  再看短命企業。雖然共用經濟是一塊很誘人的蛋糕,但試圖進入者必須保持理性。遺憾的是,部分企業缺乏理性,或看到先行者很風光,或看到風投很瘋狂,或看到押金監管漏洞,因而盲目進入共用領域企圖分一杯羹,卻沒有預料到共用經濟領域風險極大。

  尤其是,部分企業推出的共用充電寶、共用雨傘、共用馬扎、共用遛娃小車等奇葩産品,表面上看符合共用經濟的特點,其實玩壞了共用經濟,對公眾來説可有可無,現實意義並不大,相信這類企業倒閉是遲早的事。換言之,部分企業決策本就不科學,對市場需求缺少調研。

  另外,政策法規不完善也是部分企業短命的原因。由于共用經濟屬于新生事物,所以監管者對其採取的是包容審慎的態度。從積極方面來説,這給了共用企業創新的空間。從另一角度來看,由于市場缺乏政策法規約束,部分企業經營不夠規范,最終無法擺脫倒閉的命運。

  以押金為例,共用企業幾乎都收取用戶押金。按説共用企業不能動用客戶的押金,事實上很多企業利用這筆錢瘋狂擴張,最終導致企業倒閉、押金難退。目前只有共用單車押金被規范,實際效果卻並不理想。如果及早針對共性問題完善政策和監管,或許就不會出現這麼多企業倒閉。

  即便部分企業倒閉,共用經濟仍將前行。希望從監管者到共用企業以及投資者們,都能從倒閉案或短命案中吸取教訓,盡量避免這類悲劇重演。(豐 收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 共用經濟進入“去偽存真”期
    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不會在短期內便走向成熟完善。共用經濟也是如此。
    2017-12-20 09:21:02
  • 討要共用單車押金,公益訴訟要發力
    如今的互聯網平臺企業,往往牽動著數以萬計的用戶權益,小數額、大數量是互聯網領域侵權案件的重要特點,公益訴訟則是一條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有效路徑。
    2017-12-19 08:43:12
  • 合並不是共用單車的唯一出路
    目前共用單車已經進入雙寡頭壟斷階段,即市場份額全部或絕大部分由兩家供應商掌控,在這種情況下,合並未必是共用單車的唯一出路。
    2017-12-12 08:47:10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廈門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一千萬標箱
廈門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一千萬標箱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周年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周年
乘坐有軌電車 遊覽廣州地鐵博物館
乘坐有軌電車 遊覽廣州地鐵博物館
大熊貓盡享冬日暖陽
大熊貓盡享冬日暖陽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2143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