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養老服務市場”開放,更需資源支援
2017-10-07 08:10:34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養老服務市場”開放,只是第一步,開放之後,更重要的是政府配套服務。

  陜西省日前出臺《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品質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陜西養老服務市場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和産品有效供給能力大幅提升,供給結構更加合理,養老服務政策法規體係、行業品質標準體係進一步完善。”

  “養老市場”全面向社會資本開放已是大趨勢,不僅是陜西,包括上海、江蘇等地都通過政府發文,為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援。

  民間資本進入養老領域,不僅帶來了服務的增量,推動緩解了公營養老床位的短缺。除此之外,養老服務的市場化,還改變了公營養老服務模式單一、雷同的格局,民間資本可以提供多元化的養老服務,滿足老齡群體多層次的消費需求,提升了老齡群體的幸福感。

  “養老市場”全面開放,政策支援固然重要。但是,養老産業作為一個投入大、回報慢的行業,要鼓勵民間資本的進入,僅靠一紙紅頭文件還遠遠不夠。作為政府,需要拿出更多實實在在的資源支援,打消民間資本的後顧之憂。

  民間資本進入養老領域,早已有之,但許多民辦養老機構都遭遇了種種困境。例如,最為典型的就是,相比公辦養老機構,民辦養老機構收費要高太多。這導致許多民辦養老機構少人問津,而公辦養老機構則一床難求。

  民辦養老收費水準為何居高不下?這首先源于民辦養老的建設成本過高,比如建民辦養老院,土地成本就非常之高,許多民辦養老院不能像公辦養老院一樣,無償獲得土地資源,而是通過市場價格高價購買土地。國家雖然要求對民辦養老院用地給予優惠,但這一政策很難落地,有些地方還嚴卡土地審批關,導致民辦養老機構有錢也難買地,只能高價租賃房屋或土地。

  所以,開放“養老市場”,必須要開放相關資源。比如在土地方面,地方政府應根據本地老齡人群需要,把養老土地列入年度建設用地規劃。同時,也可將許多公有性質的閒置建築充分利用起來,例如可以把景區療養院等多余的政府樓堂館所改造為養老院,由民辦養老機構接手。

  在稅費優惠方面,民辦養老機構,也難以享受和公辦養老機構同樣的待遇。例如,國家現行稅費政策等僅限于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營利性養老機構難以享受到優惠待遇。

  就此而言,國家應當進一步明確對營利性養老機構的稅費優惠政策。養老機構無論營利還是非營利,都承擔公共服務的職責,所以理當一視同仁。不能用有色眼光看待養老機構的“營利”,舉辦養老機構如果無利可圖,民間資本怎麼會有熱情?

  此外,在資金補貼方面,政府財政對于公辦養老機構有各種完善的資金扶持和補貼政策,而民營機構所享受到的,則相對較少。

  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應該做到對養老機構的補貼,不能分公辦和民辦,而應補貼到人。每個老人享有政府發放的固定養老補貼,老人進入哪個養老機構,哪個養老機構就可享有這份補貼,讓民營與公立養老機構平等競爭。

  “養老市場”開放,只是第一步,開放之後,更重要的是政府的配套服務。希望更多地方繼續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為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提供更多的支援。(社論)

+1
【糾錯】 責任編輯: 年巍
相關新聞
  • “通訊錄裏的父母”怎樣養老
    今天的中國人養老,已經從費孝通所説的“反饋模式”演變為“多元模式”,更加強調家庭養老與社區養老相結合,機構做補充
    2017-09-26 08:55:41
  • 空巢之痛,痛的不止是養老
    而空巢老人養老之“最”,最痛不在物質的贍養,就像哈爾濱的朱阿姨。醫療技術的進步可以治愈他們身體上的疼痛,卻無法撫平老人心靈上的空虛。
    2017-09-26 08:55:40
  • 公證執業禁令能否斬斷“以房養老”騙局
    有些公證機關不認真核實公證申請人正式身份,未經實質審查就出具公證書,也沒有告知老人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使得公證成了“走過場”。
    2017-08-17 08:44:12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玩轉全球之靈性亞洲
玩轉全球之靈性亞洲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秋雨卷珠簾
秋雨卷珠簾
三峽大壩開閘騰庫
三峽大壩開閘騰庫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1767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