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 韓媒自嘲已凍成“大寒”民國

新華網北京1月26日電 剛過去的周末,當北京的小夥伴感慨刺骨寒風、廣東的朋友們驚嘆小雪飄飄時,我們臨近的韓國朋友們也正飽受寒潮之苦。25日,韓國各大報紙首版幾乎被“最強寒流”攻陷。
韓國《中央日報》稱,15年一遇的寒流把朝鮮半島凍得硬梆梆,瞬間變成寒冷的西伯利亞,是不折不扣的“冰箱共和國”。《國民日報》則把韓國稱作“大寒”民國。
【游客滯留】
就在上周末,大雪黃色警報,強風警報......大批游客因此滯留韓國著名旅游地濟州島。據韓聯社報道,因暴雪狂風,濟州機場當地時間23日下午5時45分起開始實行航空管制,25日下午2時48分才恢復通航。紐西斯新聞援引韓國國土交通部推算,23日至25日滯留濟州島的游客數量總計近9萬人。據《中央日報》報道,僅23日和24日兩天間就有6700余名中國游客進入了濟州島。

韓媒&&,因為機場附近旅館酒店入住爆滿,加上濟州島內路上交通也因大雪狂風一度近乎停滯,不少沒有住處的游客不得不席地而睡,等待飛機起飛的消息。

韓國紐西斯社報道稱,濟州機場裏某便利店速食品被搶購一空。韓國政府也採取了臨時措施保障旅客正常生活,如發放毛毯隔熱墊等禦寒物品及水和麵包等食品,提供手機充電等。
韓媒報道,當地時間25日中午12時,濟州機場已經完成了機場跑道的除雪作業,在對客機機身進行除雪除冰作業以後,當天下午2時48分第一架客機起飛離開機場。

紐西斯社援引韓國國土交通部消息人士的話報道,“運送9萬餘人大概需要540余架航班,考慮到濟州一天可發航班數為250架次,滯留旅客全部離開大約需要2到3天。”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為盡快將游客從濟州接回,各航空運營商加開數十架次航班,到達地之一的金浦機場也首次臨時解除深夜通航禁令,機場從當地時間25日晚間11時至26日早間6時24小時不間斷啟用。此前,為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噪音危害,從1993年6月開始,金浦機場發出通告,限制在晚間11時到次日凌晨6時的航班起降。
另外,韓國方面正計劃追加機場通往市內的機場快軌、大巴或地鐵的運行班次或延長運行時間。

有韓媒報道,濟州機場外有出租車司機哄抬車費現象,引起韓國網民激怒。另外,由於上千名旅客滯留機場,不少人購買大紙箱作為“床墊”。有媒體報道,濟州機場裏的大紙箱售價1萬韓元(約合55元人民幣),有惡意提價的嫌疑。不過也有媒體稱,濟州機場該類型紙箱一直都是明碼標價1萬韓元,不存在臨時高價出售的問題。

因寒潮面臨孤立困境的不僅僅是濟州島和其上的游客,據《中央日報》報道,韓國的鬱陵島也被大雪圍困成為“孤島”。本月19日至24日下午,鬱陵島總降雪量131.6cm。島上道路結冰,車輛禁行,水路也中斷了。漁船緊急進港躲避。部分游客被困,因出不去也進不來,島上生活必需品供給不足,當地20多個超市蔬菜等部分生活用品售盡。所幸藥品和燃料等尚有儲備。
【以“宅”避寒】
《中央日報》撰文&&,受寒流和暴雪影響,韓國全國航空和海路交通中斷,釜山和仁川間的部分近海海面結冰。韓國西海岸捲起3-6米高的海浪,颳起風速每秒15米以上的強風,導致仁川來往於白翎島、延坪島等地的航路中斷。

嚴寒給普通民眾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導致交通事故、水管爆裂事故接連不斷。據統計,本月22日以後,韓國發生了1900余件水錶和自來水管爆裂事故。蔬菜價格也出現波動。據韓國農水産食品流通公社統計,本月15日,白菜批發價格為每千克480韓元,22日上漲至630韓元。同一時期,蘿蔔的價格也大幅上揚,從每千克430韓元漲至800韓元。

室外天寒地凍,不少韓國家庭主婦也選擇宅在家裏網購生活用品。據報道,樂天超市本月19日到23日的網上銷售額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0%,而另一家大型超市emart的網上商城銷售額和上一週相比增長10.2%。

嚴寒甚至讓韓國的軍隊也暫停了野外訓練。韓國多地學校停課。
新華社常駐首爾分社記者張青&&,最近一週韓國特別冷,1月24日,首爾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18攝氏度。“昨天周末下午外出,首爾地鐵上格外空曠,人很少,平常這個時候地鐵是很擁擠的。最近大家是能不出去就不出去。”
雖然室外溫度很低,但據張青介紹,韓國室內還是挺暖和。“和國內供暖不太一樣的是,韓國家庭採用的地暖是可以自己在室內調節溫度的,比如這幾天氣溫較低,可以自己把溫度調到二十七、八度,這樣室內還是比較暖和的。”
張青説,她在韓國常駐這幾年,也是頭一次遇上這麼冷的天氣。(記者程大雨、張青,編輯蔣驄驍,圖片來自互聯網,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