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分離終相見:朝鮮半島離散家屬的故事(圖)
在韓朝軍事分界線上有一座“不歸橋”。朝鮮戰爭結束後,兩邊俘虜有一次選擇的機會,過橋之後,將永遠不允許返回。
因為戰爭,許多朝鮮半島的居民骨肉分離60余載,離散家屬團聚活動成為他們與失散家人見面的唯一機會。
在本次的團聚活動中,韓朝各自獲准參加的人數僅有不到100人。而在韓國,90歲以上高齡人士就有7800人。從2000年到2014年,兩國一共只舉行了19次團聚活動。這樣算來,許多老人可能很難在有生之年與親人重逢。
“想喊一聲父親”

資料圖:2014年2月,韓國與朝鮮離散家屬見面時的場景。
2015年10月20日對韓國的蔡熙陽來説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他要陪87歲的老母親前往朝鮮金剛山,與分別65年的父親蔡勳植(88歲)相見。
朝鮮戰爭爆發時,蔡熙陽只有一歲,年輕的父親在戰亂中失去了蹤影,母親帶着年幼的他被迫南下。
從嬰兒長成白髮蒼蒼的老人,蔡熙陽沒喊過一聲“父親”,這成了他最大的遺憾。
但他堅信父親還在世,每年給祖上祭祀的時候,都會以父親的名義奉上祭品。今年,蔡熙陽終於等到了父親仍健在並尋找他們母子的消息。
蔡熙陽的母親聽力不太好,要與丈夫見面了,她卻有些半信半疑。“見了他以後,可能會説不出話來”,老人低聲説。
“記不起哥哥的臉”

資料圖:朝韓離散家屬團聚活動於2014年2月22日結束,由於不知何時再能團聚,現場成了一片淚海。
原以為三哥早已去世,沒想到從朝鮮傳來了他的消息。
韓國76歲的申桂純老人覺得像在做夢一般。她努力回想著,卻始終記不起10歲分別那年三哥的臉。
也是,那年的三哥還是個孩子,鏡子裏的自己已經滿臉皺紋。
申桂純只記得當時朝鮮軍隊在後撤,就在一天早上,三哥出去後就沒再回來。她的四哥與三哥感情最好,在三哥失蹤後終日喝酒痛哭。
但可惜的是,申桂純的四哥卻不能與她一同前往金剛山。
97歲老人的心願

2014年2月21日,朝鮮金剛山,朝韓離散家屬共進午餐。
在韓國的離散家屬名單中,有一位97歲的高齡老奶奶,她要去見失散的大兒子。
老人的小兒子李萬仁説,母親聽到大哥還活着的消息後,每天睡不好覺,掰着手指算算離相聚還有多少天。
“父親已經去世30多年了,如果他能看到該多好”,李萬仁有些哽咽。
李萬仁兄弟姐妹9人,戰爭爆發後,大哥被徵兵的人帶走後就再也沒回來。他們以為大哥死了,從20年前開始為他上墳,沒想到迎來了相逢的一天。
一張特殊的家庭照

一張特殊的家庭照,中間是金宗元夫婦,兩邊是電腦合成的他們的家人。(韓國KBS視頻截圖)
現居韓國的金宗元(91歲)和金英子(83歲)在朝鮮戰爭逃難時相識並結為夫婦。
金宗元故鄉在朝鮮開城。他拿出一張泛黃的黑白照,上面是一個圓臉、眉清目秀的小男孩,照片後面寫着“我最愛的弟弟宗順”。
“這是50多年前寫的。戰亂時我逃了出來,留下10歲的弟弟和年老的父母”,金宗元撫摸着照片,“我説去去就來,可這一承諾到現在也沒有實現”。
金英子出生在平壤,她一直留着大哥年輕時候的照片。全家人南下逃到韓國,只有大哥留在了朝鮮。
可惜的是,金宗元夫婦到現在也沒有獲知上面兩位親人的消息。
思念至極,他們請電腦技術人員把兩張照片上的年輕人處理成老年人的樣子,製作了一張特殊的家庭照。照片中,金宗元西裝革履,金英子一身粉色韓服,兩邊“變老”的弟弟和哥哥笑得一臉慈祥,還能看出小時候的模樣。
“總會見面的。我要養好身體,等着相見的那一天”,九旬老人金宗元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