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美國視韓為競爭對手 拒提供戰機核心技術
據韓媒報道,軍事專刊《HIS簡氏防務周刊(Janes Defense Weekly)》的亞太負責總編詹姆斯·哈迪(音,37歲,見照片)10月18日&&“美國不提供韓國型戰鬥機(KF-X)項目的核心技術,可能由於美國視韓國為競爭對手”。
為參加將於20日開幕的“首爾國際航空宇宙及防衛産業展示會2015”而訪韓的哈迪總編在接受韓國《中央日報》的採訪時&&:“美國正在裁減國防預算,推進武器出口,而韓國已然成長成美國的競爭對手”,“美國拒絕轉移技術並非壞事,這有可能成為韓國的另一個機會”。
以下是採訪內容:
問:美國為何吝嗇於轉移核心技術?
答:“AESA(有源相控陣技術)雷達技術如寶石般珍貴,從某種角度來看,是比隱形技術還要厲害的技術。如果對方把你視為競爭對手,會轉移如此重要的技術嗎?”
問:F35和KF-X是怎樣的競爭關係?
答:“防衛産業界有這樣一種説法,完美是‘足夠好’的最大敵人。KF-X具備F35 80%的性能,而且價格僅有一半左右,那顧客會選擇哪一款呢?韓國的T-50成功後,美國就不再生産訓練機了。如果T-50最終失敗了,美國可能會積極參與KF-X,但T-50成功了,美國能不把韓國視作威脅嗎?”
問:韓國的KF-X前景如何?
答:“國防産業可從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購買到需要的技術。這或許可以成為向韓國提供可引進優良技術的機會。”
他&&,如若能從歐洲引進技術,肯定會有勝算的把握。他説這並非個人意見,而是優秀專家們的評估。這是因為韓國已經具備了製造戰鬥機所需的一定技術能力,再加上核心技術正在實現普及。
問:韓國正在與以色列的ELTA或英國的SELEX等公司接觸,推進關於轉移核心技術的方案。這在與美國的産品融合時不會存在什麼問題嗎?
答:“據我所知,歐洲的技術提供企業也對韓國很感興趣。應該解決核心技術與美國産産品的兼容問題,但最近防衛産業的趨勢是統合與結合。如果獲得歐洲技術轉移,我認為KF-X開發將變得可行。這與韓國在購買聯合防區外空對地導彈‘JASSM’時購買了歐洲TAURUS産的而非美國産是同樣的道理。”
問:要想成功開發KF-X,應該怎麼做?
答:“相比於把所有雞蛋都裝在一個籃子裏的F35,KF-X水準較低。我認為方向把握得很好,但今後的事業管理很重要。T-50的技術要盡可能多用,轉向項目成功率高的一方,降低風險。戰鬥機會因政治關注度的不同而結果不同。即使政權更替,提供預算和技術支援的決心是最重要的。”
1898年成立的Jane’s集團提供全世界國防專家們參考的《簡氏年鑒(Jane’s Yearbooks)》、《防務周刊》等國防相關技術與新聞,2007年被HIS收購。


















